科研所裏的“精靈”畫師
4月13日,李健在辦公室準備繪圖用鉛筆。
“我的工作就是通過畫筆將這些‘小精靈’以最佳的觀察角度、最準確的形態特徵、最接近的顏色呈現給讀者。”李健説。
今年60歲的李健,是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室高級實驗師,長期從事動植物分類學的科學繪圖工作。1978年,他進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四川植物志編輯委員會承擔繪圖工作。1990年,他調入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室,開始動物繪圖工作。
在長期的繪圖工作中,李健煉就了“火眼金睛”,動植物身上所有細節都逃不出他的眼睛,被他極細膩地刻畫在圖紙上。
“我的畫作不同於一般的藝術作品,必須將科學嚴謹放在第一位。”李健説。以畫蛙類為例,不同蛙類手指有長有短;指間有的有蹼有的無蹼,有的滿蹼有的只有三分之一蹼;手指末端形狀有的是尖的,有的是圓的,有的有溝,有的沒有,即便有溝,不同的蛙類手指溝的形狀也不一樣……通過這些特徵,能夠鑒別不同種類,畫的時候必須準確,有時甚至要先在顯微鏡下仔細研究清楚結構才能畫。
一張巴掌大的手繪動物形態圖,李健需要繪製10天左右,畫一條身上滿是鱗片的蛇,更是需要半個月以上。
2021年5月,李健即將到達退休年齡。43年間,他以極為嚴謹的科研態度、極其精湛的繪畫技藝,繪製了上千幅動植物手繪圖,將730多種地球上的“小精靈”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