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呂國英:意象 抽象——論高維之美的藝術創造⑤

2021-01-12 16:40:00
來源:中國軍網
字號

  重意象,更須重抽象

  ——論“高維之美的藝術創造”之五

  呂國英

  本篇概要與點睛

  談藝術語言與基本形態,離不開具象、意象與抽象。本篇言在(具、意、抽)“三象”之內,而意在“三象”之外。此“象”外之“象”,是為象之遠方之象,即為 “靈象”,就是“氣墨靈象”之核心與靈魂概念之。

  人類藝術語言濫觴于具象,無不與自然物象之“映象”相關。老莊“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建構與一脈相襲,既令成就東方藝術體系之中國成為意象的故鄉,也使意象語言似乎“名正言順”地“統攝”至今,雖時間演進而于宇宙萬物之意象“立象”幾近未變。如此,有極端藝術評論言,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繪畫只是一幅畫(意象繪畫),而書寫也只有一幅字(“五體”書法)。

  依藝術哲學論,哲學是藝術的靈魂。哲學的意義在於追問于無極,藝術的本質在於相行于審美,而審美境界的提升承載于哲學認知的演進。如此,拒絕眼見為實、遠離現實物象,是為藝術立象之基本遵循。也如此,遠離“具象”、走出“意象”、超越“抽象”,是藝術立象演進與發展之必然;由時空之象、高維之象,並最終進入靈象之象,才是象的遠方。

  説意象、論抽象,不能少了具象。作為藝術語言與形態,這三種藝術形“象”,是藝術演進、發展的結果,反映藝術創作的不同層面,展示與體現創作主體的審美體驗與精神狀貌。

  那麼,具象何名?抽象何意?意象又何涵呢?

  依藝術形態論,具象之語言,是藝術形象與創作對象基本一致或極為相似的藝術,以客觀世界、自然萬物為表現對象;抽象之語言,是藝術形象幾近偏離或完全偏離表現對象外觀的藝術,既不描繪、表現現實世界的客觀形象,也不反映現實生活;而意象之語言,是藝術形象介於具象、抽象之間,既不像具象藝術表現視覺真實,也不像抽象藝術完全非理性,是藝術家將審美情感、審美理念與客觀物象相融合,並以一定的藝術手段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於觀念中的藝術形態,此“象”更多地傾向於心理的真實。

  顯而易見,具象藝術之特徵,具有視覺真實性、客觀性,藝術形象的典型性,藝術表現的情節性或敘事性;意象藝術之特徵,具有藝術形象的虛擬性,創作主體把握、體驗意象的直接性和具體性,形成意象的想像性,創造意象的情感性;而抽象藝術之特徵,具有脫離客觀形象、遠離現實生活,是無主題、無邏輯、無故事之藝術,是表現經驗之外的生命感受,並將創新作為惟一性,注重形式更甚于注重內容的藝術。

  概而言之,具象藝術是經驗藝術,也是理性和邏輯的藝術;意象藝術是心象藝術,也是情感與想像的藝術;而抽象藝術是靈魂藝術、思維藝術,也屬高雅藝術。

  依抽象藝術論,抽象作為藝術概念,由西方傳入。抽象又分冷抽象、熱抽象、中間抽象(冷熱之間)與半抽象。冷抽象又稱幾何抽象與理性抽象,熱抽象又稱抒情抽象與感性抽象,中間抽象還稱冷熱抽象與溫抽象,是冷熱(抽象)的綜合,半抽像是一種不完全抽象,屬於帶有具象元素或痕跡的意象藝術。在中國藝術與文論史上,超象與抽象相近,此“超以象外”與“大象無形”之意涵,甚至比抽象更接近於“抽象”,是早期抽象的東方語境。

  正由此,在具、意、抽“三象”中,具象之再現物象與無障礙性審美,成為最常見、最廣泛的創作方式與途徑,而意、抽“兩象”的非現實表現與非經驗性審美,讓其成為藝術形態的別樣“高山”與“大河”,尤其挑戰立志於藝術巨擘的攀登與跨越。

  中國是意象的故鄉,其文化與藝術理念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上古神話時代,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周易》載言:“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觀物取象”“立象以盡意”;《文心雕龍》有論:“獨具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尤端。”幾千年來,意象已經成為文化,進入思維,既是哲學、美學的,也是藝術、審美的,是為最基本而重要的哲學、美學與文藝範疇。如此,意象之於中國,尤有文化、美學的天然優勢,也為歷代文藝家執著與快意實踐、傚法之。

  西方論及意象者,最早之於康得。康得認為,審美意像是“由想像力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表像,其實質是“一種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圖”。表現主義美學的倡導者克羅齊,繼承併發展康得關於審美意象的主體性、超越性、非理性觀點,提出:缺乏意象的情感是盲目的情感,忽略情感的意像是空洞的意象。事實上,西方的表現主義藝術,幾近與東方的意象藝術相一致。

  檢視文藝史,意象與抽象創作,幾經跌宕起伏,幾多演繹構變(構成與解構,解構與重構),藝術創作出現非常現象,呈現異態樣貌。僅以藝術運動本身而言,自上世紀初年以來,最為激蕩、典型的史記性“事件”至少有三,一是持續之文人進入繪畫,尤其是“失意”文人進入繪畫,而致數百年來形成的“文人畫”形態,為意象創作帶來的典型性圖式“範本”,令意象藝術進入長期的世俗、隨意、簡略、草率、表像化、通俗化、概念化。事實上,“文人畫”是美學概念,是哲學思維在繪畫的映射,絕不是非真正意義上之文人所“照貓畫虎”的“傳移模寫”。二是上世紀初年出現的、聲勢浩大的“改良中國畫”運動,這種以具象寫實“覆蓋”意象表現、以再現思維“置換”表現理念的“改良”,讓意象創作幾近回到寫形狀貌原點,“捨棄”主觀之“意”,而描摹客觀之“象”,也令中國藝術與“(20世紀是)抽象的世紀”擦肩而過。三是于上世紀60年代出現、源自美國的所謂“當代藝術”運動,在成功地將藝術置換為“概念”後,也讓自己取代歐洲成為世界藝術中心。至此,藝術不斷走向美學的反面,至80年代幾近成為美學的反動,令“當代藝術”成為除藝術之外“可以是一切”的形態。這種對美的圍剿的“創作”,大多以所謂抽象形式呈現,不僅令意象創作難尋“心象”,尤令抽象創作失去“靈魂”。

  意象無“意”者,不僅令藝術創作“回歸”具象、再現取代表現,尤令意象創作難行其遠,僅在低層次徘徊。事實上,長期以來,我們的“意象”創作仍呈具象形態,或基本處於具象層面。抽象無“靈”者,不僅讓藝術創作無法無天、亂象紛呈,也讓所謂抽象僅僅沒有了具象,或將剛剛進入意象、半意象層面,尤其冠以“當代藝術”名義的所謂抽象,無所忌憚又樂不可支地給抽象藝術“裝”垃圾、“灌”污穢、“聚”醜惡,讓抽象創作既為排(發)泄“埋單”、哀怨“高歌”,又為惡俗“布道”、為醜陋“正名”。聞所謂當代藝術而起舞,一個時期以來,存在的低俗、淺薄、惡搞以及去思想化、價值化、歷史化、主流化等問題,是為突出表現,也是典型呈現。美術如此,文學亦然。在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藝思潮“追趕”下,其創作基本靠近自然主義,或是較為低級的現實主義,或是“先鋒”諸派,通俗、低俗、世俗、娛樂等文學形態,也為典型表現。

  回望藝術史,大凡藝有所功,尤其成就一代藝術大家者,往往在意象、抽象領域耕耘、攀援日久,比如黃賓虹、吳昌碩、李可染、徐渭、高更、克裏姆特、席勒、馬蒂斯,又比如吳大羽、趙無極、朱德群、蒙德里安、米羅、康定斯基,且後者中均從意象登峰、于抽象造極。正由此,意像是挑戰,抽象更是挑戰,因為前者是主觀之於客觀,而後者是靈魂之於審美。

  意象難,抽象更難。儘管意象與抽象,似乎並無特別邏輯關係,但作為更高層級之藝術境界,不能進入意象者,更無法進入抽象,越走近心源、越站在靈魂的更高處,就越認知意象,越明見抽象。

  依“氣墨靈象”藝術論,具意抽只是“象”的過程與階段,靈象方為“象”的遠方。向人類精神最深處探尋,於人類審美最高遠眺望,是靈象的境界,也是至美的世界。

  作者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評論家,文化學者,解放軍報社原文化部主任、高級編輯。創立“‘氣墨靈象’藝術論”,建構“書象”説,提出“藝術創作十個命題”,論述“‘藝術,靈魂之美在哲學’的九個要義”,撰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著述出版專著多部、重要藝術新論多篇,逾數百萬字。多篇(部)作品獲國家、軍隊重要獎項。

  主要著述:《“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奮鬥致遠 牛文化》《新聞“內幕”》《共倚相牽“牛”最美》,其中《“氣墨靈象”藝術論》主要立論由當海內外多家媒體連載或選載,《大藝立三極》由中英兩種文字出版,《陶藝狂人》《神雕》多次重印或再版。

  主要立論:“氣墨”是“墨”的未來;“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本質規律;美是“氣墨靈象”;藝術創作貴在“意想不到”;好作品終究需要好語言;藝術立象拒絕現實物象;藝術演進:從“完美”到“自由+”;藝術,視覺美、思想美不可偏頗;創作,用性靈開啟質料;超越,向藝方生、向術即亡;“靈象”是“書象”的遠方。

  主要藝術新論:《書之入“象”方致審美遠方》《“書象”之美在“通象”》《自成高格入妙境》《“賈氏山水”密碼》《美的“自由”與自由的“美”》《藝術,心狂方成大家》《天才,晚成方可大成》《“色彩狂人”的非常之“道”》《“花”到極致方成“魁”》《心至“藝境”盡通達》《湛然寂靜漾心歌》《三千年的等待》《重構東方藝術“重彩”之象》《絲路文化的“水墨樂章”》《抽象表現,用性靈建構“藝術—哲學”之美》。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