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院線窗口期越來越短:好萊塢很慌,國內很淡定

2021-01-12 08:29: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國內院線最短為6天 華納眾多影片直接線上播

  窗口期越來越短:好萊塢很慌,國內很淡定

  2020年12月4日在影院上映的《赤狐書生》,12月19日在網路視頻即可以觀看,成為2020年票房破億影片中,窗口期最短的一部影片;2020年12月11日在影院上映的《沐浴之王》,2021年1月1日就已上線,窗口期只有20天。

  窗口期短 30天限制形同虛設 《二十歲》僅有6天

  窗口期一詞來自英語“Window Period”,指的是不同渠道/平臺/媒介播放內容的順序及其需要隔開的時間,其應用包括所有線上線下及未知之渠道,具體如流媒體平臺(線上)及音像産品(線下)。在好萊塢,窗口期通常是3個月,也就是説從電影在影院放映開始那天算起,90天內,只能在電影院看到,之後才可以在其他平臺觀看。

  對於國內來説,窗口期通常是30天。當然,也有少數影片會延長密鑰時間,延長在影院放映的時間。但對大多數影片來説,如果首週末票房起不來,那麼這部電影的票房前景很難被看好,所以不賣座的電影排片週期會極大縮水,提前在視頻網站放映。

  也因此,近年來,30天的窗口期慢慢形同虛設,例如2018年的《二十歲》僅有6天的窗口期,《北方一片蒼茫》是9天,《江湖兒女》是13天,2019年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是15天,《素人特工》是16天,《上海堡壘》是21天。

  對於窗口期越來越短的趨勢,2019年4月,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全體會員共同制定簽署了《關於影片進入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發行窗口期的公約》,約定:窗口期為影片在電影院線首輪上映檔期的2倍(即:若一部影片在電影院線首輪上映檔期為1.5個月,點播影院、院線的窗口期為1.5×2=3個月;若一部影片不上電影院線,檔期視為0月,點播影院、院線的窗口期為0×2=0月,就可以直接進入點播影院、院線)。

  不過,目前來看,這個約定並沒有被嚴格遵守。2020年, 7月31日,《妙先生》在院線上映,8月7日即登錄網路,《我的女友是機器人》的窗口期也只有7天。

  遇到挑戰 《囧媽》院轉網打破平衡 電影院被拋棄

  一直以來,雖然窗口期在縮短,但院線與視頻網站還算相安無事,2020年初徐崢的《囧媽》打破了這個平衡。

  2020年因疫情原因,春節檔電影臨時撤檔,然而徐崢的《囧媽》1月24日卻宣佈將從大年初一開始網路獨播上映,此舉受到了網友的熱烈歡迎,然而院線卻是一驚:《囧媽》線上放映,意味著電影院被完全拋棄了。浙江省電影行業于24日晚間發佈聲明,稱全國影院為電影《囧媽》放映投入相當大的費用,此次“《囧媽》行為”,給全國影院帶來重大損失。

  與此同時,北京新華大地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北京九州中原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等以及四川、廣州、湖南等共23家電影院線公司向國家電影局市場處提出緊急請示。在請示中,院線公司再次表示《囧媽》在網際網路免費播出破壞了行業規則。院線希望能夠叫停《囧媽》網際網路免費首播行為,並在行業內進行聽證論證,取締電影院以外各類“零窗口期”的放映模式,明確各類放映終端與院線影院放映內容之間窗口期界限,完善行業規範制度。

  之後,《肥龍過江》《征途》《大贏家》等也都放棄了院線上映,改為線上播出。相對於《囧媽》遭遇的院線抵制,院線對於這些影片並未有太多異議。這一方面是由於《肥龍過江》已經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上映,如果中國遲遲不放映,更容易出現盜版。另一方面,這些影片的體量與《囧媽》也不同,利益的牽扯不大,院線對此也更容易理解。第三,在當時電影院無法營業的情況下,人們急需新鮮的娛樂內容,院線電影改為網路放映也是迫不得已,能保證創作方的一部分回流現金,得到“止損”。

  在去年7月影院恢復正常後,“窗口期”已開始縮短:《妙先生》《我的女友是機器人》《赤狐書生》《沐浴之王》等,都是在不足30天的情況下即在網路播出。

  “較量”不斷 華納一頭扎進流媒體 引發好萊塢震動

  相比于國內的溫和,好萊塢對於“窗口期”的表現可謂激烈:2020年4月10日,環球影業選擇用視頻點播的方式發行了《魔發精靈2》,而不是等待疫情結束後重新在影院上映。《魔發精靈2》在北美上映的前三周獲得了1億美元的視頻點播收入,讓該片成功地收回了成本。環球集團首席執行官傑夫·希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魔發精靈2》的收入已經超過了我們的預期,這證明了視頻點播模式的生命力。就算在影院重開後,我們也希望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上映電影。”

  此舉引發了全球第一大院線AMC與環球影業的衝突,在幾個月的“較量”後,AMC院線和環球影業通過一項新合作協議完成了和解:窗口期縮短至17天,這次協議的達成被稱為“一次不可逆的行業地震”,業內認為足以打破全球傳統院線堅持了數十年的90天窗口期規則,將一定程度上改變未來影院和流媒體的發展。

  除了環球影業,華納兄弟公司的動畫片《史酷比狗》,以及迪士尼的《阿特米斯的奇幻曆險》,派拉蒙的真人電影《海綿寶寶:營救大冒險》也都取消了影院上映,直接通過視頻點播的方式播出。在疫情有所好轉的情況下,花費2億美元打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于2020年9月4日在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部分西歐國家上線Disney+,訂閱用戶需額外花費29.99美元的租賃價格觀看,華納兄弟的《神奇女俠1984》也在12月底採取院網同步的發行模式。

  更引起業內譁然的是,2020年12月4日,華納兄弟宣佈明年發行的《沙丘》《哥斯拉大戰金剛》《駭客帝國4》《貓和老鼠》《招魂3》《新自殺小隊》等17部院線影片,上映當天將在流媒體HBOMax同步上線。這意味著,華納單方面撕毀了與院線方簽訂的窗口期合約。

  儘管華納方面強調這種發行方式只針對2021年,取消窗口期只是“暫時操作”,但該舉措還是震驚了好萊塢,電影人更擔心這將成為長效機制。消息發佈當天,AMC娛樂、喜滿客兩大院線巨頭的股價分別下跌16%和22%。《信條》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和《沙丘》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均表示反對。

  華納拋棄影院一頭扎進流媒體,在業內看來是因高層“既不了解電影業務,也不懂人才的重要性”。而其實,除受疫情影響外,流媒體的影響力日趨強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2016年,美國電影票房收入為113.77億美元,僅比2015年增長2.2%,且觀影人次不斷下降,年輕受眾去影院的頻次有所降低。相比影院業的由盛轉衰,流媒體服務在2016年營收突破62億美元,正式超過傳統實體光碟(54億美元)。流媒體平臺的崛起引發好萊塢製片廠對其傾斜,流媒體收入成為製片廠收入的重要來源,縮短窗口期可加快影片收益,也可為製片廠削減宣發費用。

  業內觀點

  國內“窗口期”不會取消 好電影無需擔心

  國內外的做法都表明,傳統的30天窗口期已經不適應當前形勢。但對國內而言,院線依舊佔據主導位置,院轉網是特殊情況下迫不得已而做出的選擇,尚不會很快變成主流形式。中國電影或許會縮短窗口期,但不會直接取消(窗口期)同步登錄流媒體,因為影院收益仍然是電影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4月29日,國家電影局召開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明確提出,要維護院線電影“窗口期”規則。統籌好線上供給,同時加強對院線電影網路播出和網路電影發展的通盤規劃,積極利用網際網路推動電影發展。

  在2020年8月23日舉辦的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十週年主題論壇上,華誼兄弟影業CEO王中磊表示,窗口期縮短會影響電影院對觀眾的吸引力。但與此同時,他也不排斥電影轉向視頻平臺上映。在他看來,“社交屬性沒那麼強的電影更適合轉向線上”。與此同時,王中磊也透露,他已經向國內流媒體平臺建議,可以通過類似做檔期的方式,以月度為週期推齣電影劇場,做定制電影內容。

  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也表示,不要太在意所謂的“窗口期”,“觀眾們期待好電影,願意等好片子,製片方和院線要一條心,上游的製作團隊要珍惜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的機會,拍出好片子,院線自然願意增加上座率。這是電影工作者們觸底反彈的機會。”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