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資農林企業在蓉交流發展經驗:“農林22條措施”見實效、強信心

2021-07-23 10:1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成都7月22日電 (記者 王鵬)臺資農業林業企業發展經驗交流會22日在成都舉行。多位參會的臺資農林企業代表向記者表示,“農林22條措施”將更好解決臺資農林企業在大陸發展的土地獲取和融資難題,不僅能見實效,更能增強大家投身農林業發展信心。

  此次交流會由國臺辦經濟局主辦、四川省臺辦承辦,通過面對面宣講、交流發言、實地考察,進一步宣介解讀“農林22條措施”,增進臺胞臺企對大陸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了解,率先同其分享西部地區農業林業發展機遇與鄉村振興廣闊前景,助推西部地區與臺灣在現代農業林業領域交流合作實現新突破。

  年過六旬的冕寧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春福,已在大涼山種植油橄欖十餘年。他説,多年來自己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融資,其次是土地獲取。

  “過去我們種了25000畝油橄欖,十年過去了還在擴大規模,而這個産業是一個很漫長的産業,擴大規模需要很龐大的資金,農業回報速度很慢,所以説最大的困難就是融資。”林春福説,因此“農林22條措施”中關於融資、貸款的優惠政策,令他格外振奮。

  在土地獲取方面,林春福告訴記者,他所在的涼山州冕寧縣鄉鎮,每戶農戶的平均土地只有2.5畝,2.5畝又分成四五塊小地,因此前期獲取土地非常困難。但目前他讓村民們採取土地入股分紅的方式,順利了很多。“農林22條措施”中關於土地的幾條政策,更增添了他的信心。

  “從土地取得,到融資,再到市場行銷,這是三難問題,其中最難的我想是融資問題。”在四川紮根多年的臺灣農業技術專家詹富翔同樣表示,農業不是一蹴而就的行業,時間週期長,後續投資規模較大,直接關係到臺資農林企業能否永續性經營。因此他格外關注“農林22條措施”關於融資的條目,因此非常欣喜,也更有信心。

  “大陸西部資源很豐富,當然有很多條件跟機會,可以去從事林業農業的一些項目。在金融方面的資金支援,應該是涉農臺資企業最喜悅的。”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易陞説,在金融支援方面,“農林22條措施”很接地氣,細節明確,執行條件比較好,也能夠落地。

  當日,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張世宏表示,建議廣大臺農臺企既要堅定發展信心,也要選準發展方向;既要發揮自身優勢,也要善用自身資源;既要重視自身發展,也要兼顧各方利益;既要依法依規經營,也要維護好自身權益;既要專注大陸的事業發展,也要連接島內民眾,多分享大陸“雙迴圈”新發展格局與機遇。他希望並歡迎廣大臺胞臺企將大陸西南、西北地區作為拓展事業的新空間。(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