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廣西臺商:“農林22條措施”解決貸款難題 臺企發展吃下定心丸

2021-07-20 09: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南寧7月19日電 (蔣雪林 許耀藝)“‘農林22條措施’給我們從事農業養殖的臺商帶來實際性的利好。我用土地抵押,向當地銀行貸款了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銀行給予利率優惠,我節省了幾十萬元的貸款成本。”廣西玉林市臺協會會長楊鏗19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當天,廣西壯族自治區臺辦、農業農村廳、林業局等17家單位在南寧共同舉辦“貫徹落實‘農林22條措施’,桂臺現代農業合作助力鄉村振興推介會”。楊鏗出席推介會。

  楊鏗表示,早期到大陸發展的臺資企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貸款難”。“農林22條措施”明確提出了解決辦法。“廣西當地的商業銀行在落實‘農林22條措施’的過程中,推出‘桂惠貸’等金融産品,使我的企業順利貸到了款,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楊鏗説。

  兩岸企業家峰會綜合合作交流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副召集人畢美家,國家有關部門業務負責人,兩岸從事農業及相關産業企業家代表,兩岸專家、學者,廣西相關主管部門代表,涉農金融機構代表等150余人出席會議。

  畢美家在致辭時表示,兩岸農業合作是兩岸經貿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為兩岸農業合作提供了廣闊前景和無限商機。為幫助開拓參與大陸農業林業高品質發展以及鄉村振興,分享大陸農業現代化的成果,國家有關部門發佈了“農林22條措施”。他希望兩岸業界要保持溝通交流,讓兩岸農業走近走親、走深走實,建設好運用好農業合作平臺和合作項目,提升兩岸農業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臺辦主任李莉表示,廣西是農林業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糖料蔗、蠶繭、木材、木薯、茉莉花産量居全國前列,是國家水稻主産區以及蔗糖、南亞熱帶水果和速生豐産林基地。廣西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血脈相連,經貿往來密切,桂臺農業在産業資源、科技研發、鄉村治理等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合作潛力巨大。目前在桂臺資農業企業佔在桂臺資企業的30%以上。

  臺灣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在交流發言時表示,“農林22條措施”充分體現了大陸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分享發展機遇的真誠善意,特別是明確了他們最關心的土地承包期限問題,讓他們吃了定心丸。他的企業得到了各級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和各類農業扶持政策的支援,發展前景廣闊。(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