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時間:2010-10-19 12:17   來源:人民日報

  主要觀點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簡而言之,就是既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中國選擇走和平發展道路,根本依據在於中國自身的國情和面臨的世情。

  ●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和人民把現代化建設當做最大、最根本的利益,為此致力於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始終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與近代以來各大國通過擴張和戰爭手段實現崛起的發展道路完全不同,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日益顯現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正在深刻影響著中國和世界。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人類歷史上從未走過的道路,註定不會平坦。雖然這條道路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但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必將迎來屬於自己也屬於世界的美好明天。

  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作為外交工作部分的標題,標誌著走和平發展道路成為中國外交的戰略指導思想。然而,外界對中國的未來走向仍有這樣那樣的疑慮,各式各樣的“中國威脅論”不時出現,甚至有人斷言中國不可能和平發展。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否走得通、如何走下去,就成為中國外交必須回答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中國為何選擇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簡而言之,就是既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中國選擇走和平發展道路,根本依據在於中國自身的國情和面臨的世情。

  就國情而言,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傳統的國度,追求和諧、珍視和平歷來是中華民族基本的價值取向,“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傳統思想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這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歷史依據。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把中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國家、讓13億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必須也只能主要依靠中國人民自身的力量。中國政府和人民把現代化建設當做最大、最根本的利益,為此致力於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始終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這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實依據。

  中國還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主張和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中國將“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人類進步事業而努力”載入《憲法》,向世界莊嚴承諾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也不會做超級大國,是唯一宣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地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有核國家。這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制度依據。

  從世界形勢來看,冷戰結束後,天下人心思定,儘管還存在局部衝突和戰爭,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不可動搖,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堅持和平發展,是時代對中國提出的要求。

  與此同時,世界多極化加快發展,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使得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階段國家間的關係從“零和”關係轉變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關係。對話與合作越來越成為維護國家利益的主要手段,後起國家依靠和平方式實現振興成為可能。儘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但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的方向發展,霸權主義對新興國家的遏制政策越來越難以奏效。實現和平發展,是歷史為中國提供的機遇。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中國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與其他大國崛起道路的區別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與近代以來各大國通過擴張和戰爭手段實現崛起的發展道路完全不同,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創新,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維護和平是中國發展的基本前提。中國發展既依賴於和平的國際環境,又有力促進著世界和平與穩定。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軍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不足1.5%,不到世界平均水準的一半。中國主張摒棄冷戰思維,倡導新安全觀,積極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先後派出1.5萬多人次的維和人員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包括在像海地這樣沒有外交關係的國家開展維和行動,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中國向亞丁灣海域派出護航艦隊,為國際反海盜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擴大開放是中國發展的強大動力。中國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從建立經濟特區到開放沿海、沿江、沿邊、內陸地區再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形成。截至今年7月,中國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9.8萬家,實際使用外資1.05萬億美元,吸引外資數量連續18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加強合作是中國發展的鮮明特徵。中國堅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一切國家發展友好合作。中國倡議成立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等合作機制,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互利合作全面深入發展。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與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的立場都不會改變。

  ——實現共贏是中國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的發展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而是堅持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努力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實現互利共贏。中國堅持通過磋商協作妥善處理經貿摩擦。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也惠及世界。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年均進口6870億美元的商品,為有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1400多萬個就業崗位。中國的發展已成為推動世界發展的強大動力。

  中國的發展內有人口眾多、市場廣闊等有利條件,外與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相契合,是可持續的發展。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展現出光明的前景。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産生的影響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日益顯現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正在深刻影響著中國和世界。

  堅持和平發展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和有力支援。通過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同各大國的關係保持總體穩定,極大改善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進一步深化了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誼,為國內加快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爭取了穩定、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同各國的互利合作全面推進,取得了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成就,為順利實現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頭兩步目標並向第三步目標大踏步邁進提供了有力支援。中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並正在順利舉辦上海世博會,綜合國力極大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為實現民族復興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的和平發展對人類進步事業産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致力於和平解決地區和熱點問題,推動舉行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主張通過對話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積極支援阿富汗重建進程,是地區和世界和平的維護者。中國日益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經濟每增長1%就拉動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經濟分別增長0.34%和0.2%,是各國共同發展的推動者。中國通過“金磚四國”、“發展中五國”等機制加強同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合作,推動20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治理的主要平臺,是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建設者。中國勇於承擔與自身國力相稱的國際義務和責任,在亞洲金融危機時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努力擴大國內需求,為國際社會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作出重要貢獻,是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開拓者。

  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通過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中國越發展,就越能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貢獻。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面臨的挑戰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人類歷史上從未走過的道路,註定不會平坦,面臨來自國內外的雙重挑戰與考驗。從外部來講,中國要實現和平發展,就必須克服霸權主義的阻撓,經受住形形色色“中國威脅論”的衝擊,化解各方對中國發展的疑慮,盡最大努力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援。從內部來説,中國要實現和平發展,就必須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善民生,實現改革、發展、穩定的有機統一,最大程度凝聚國內民眾對堅持和平發展的共識。

  正確處理以下幾個關係,對於我國妥善應對挑戰、實現和平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正確處理維護自身利益與促進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關係。中國的和平發展建立在同各國合作的基礎之上,追求的是世界持久和平與各國共同發展。從根本上説,中國的利益與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我們應努力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實現雙贏、多贏、共贏,而不應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須看到,當今世界已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對於同其他國家間存在的暫時的、局部的利益糾紛,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對話、互諒互讓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避免讓糾紛妨礙雙方合作的大局。

  正確處理合作與鬥爭的關係。中國重視合作,也堅持原則,堅定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對於侵犯我國主權、損害我國核心利益的行為,我們必須進行堅決鬥爭。同時,我們應當從維護國家長遠和根本利益出發,對於有的國家試圖通過挑釁手段使中國脫離和平發展軌道的做法,我們要做到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維護我國堅持和平發展的主動權。

  正確處理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的關係。中國過去30多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了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我們對和平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國仍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目標還需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實現和平發展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應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充分估計前進道路上種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困難和風險,以更大的決心和魄力,對內求和諧、謀發展,對外求和平、謀合作,妥善應對國內外各種壓力和挑戰。尤為重要的是,壓力越大、挑戰越多,我們就越要著眼長遠,堅持和平發展的方向不動搖,堅定不移地沿著和平發展道路走下去。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作出的寶貴貢獻。雖然這條道路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但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必將迎來屬於自己也屬於世界的美好明天。(作者:汪文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