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開局之年,追求更高品質與效益的增長成為北京經濟發展重要目標。昨天,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一季度宏觀經濟運作情況,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5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在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的背景下,北京經濟平穩開局來之不易。”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評價,目前本市經濟主要領域運作狀況基本符合預期,調控政策落地效果初顯,結構調整正出現積極變化。
■變化一:
企業效益顯著提升
工業投資增長1.5倍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6%。從重點行業看,汽車、裝備和醫藥製造業增勢較好,其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和專用設備製造業分別增長22.9%、23.6%和21.1%,醫藥製造業增長20.7%。不過,通信設備、電腦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受國外市場影響,下降1.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下降73%。
相對於全國工業增長14.4%的速度,北京一季度工業增速較低,這是北京主動調整産業結構的結果,如首鋼退出、汽車限購都對産業發展造成了較大影響。但從企業利潤來看,企業生存品質有了明顯提高。
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28.3億元,同比增長27.4%。在37個工業行業中,有20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同期,限額以上第三産業企業也實現利潤888.8億元,增長38.9%。為尋求符合北京産業調整方向的替代産業,北京正在加大工業投資力度。一季度,全市工業共完成投資133.9億元,增長1.5倍,電子、汽車類大項目的帶動作用明顯。
■變化二:
政策房投資增長2.2倍
商品房銷售降幅擴大
房地産結構調整是今年北京調控政策的重點。一季度,全市銷售商品房264.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8%,降幅比1至2月擴大4.9個百分點。其中銷售商品住宅192.2萬平方米,下降27.3%,降幅擴大6.2個百分點。單從3月份數據看,銷量下滑的態勢更為明顯。3月全市銷售商品房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7%。其中銷售商品住宅59.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8.2%。
“商品住宅需求下降是近期北京房地産市場出現的新情況,説明北京從嚴調控房地産的措施效果初顯,這也與中央的調控要求吻合。”于秀琴分析。
為充分滿足中低收入人群的剛性住房需求,北京加大了政策性住房投資力度。一季度,全市完成政策性住房投資86.4億元,同比增長2.2倍;3月末政策房施工面積2205.9萬平方米,其中一季度新開工面積143.4萬平方米,分別增長88.8%和1.9倍。3月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則為7608.3萬平方米,同比僅增長10.9%;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488.9萬平方米,增長13.5%。
固定資産投資過於依賴房地産業是此前北京投資結構的一大弊端。隨著房地産結構調整的堅決推進,北京投資結構也將逐步改善。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812.3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415.7億元,增長14%,佔全市投資的比重為51.2%,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
■變化三:
金銀珠寶取代汽車
成消費品市場最大亮點
在汽車、房産限購後,消費能否繼續保持對北京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備受關注。
昨天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本市消費品市場總體穩定,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06.6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吃、穿和燒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8.9%、26.6%和24.6%;用類商品受小客車限購影響僅增長5.2%。
從限額以上批零企業銷售看,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86.9%,成為本市消費品市場的最大亮點,對限上企業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9.4%。通訊器材類和文化辦公用品類分別增長43.9%和31.3%,上述消費熱點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汽車類零售額下降25.7%留下的市場空間。另外,受房地産銷售下降影響,傢具類商品銷售僅增長9.7%,同比回落47.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邢志宏分析,消費熱點越多越分散,越有利於社會消費品市場的增長。不過,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只反映商品性消費,沒有涵蓋完整意義上的消費範圍,而對擴大內需同樣非常重要的還有服務性消費。目前北京最終消費中40%已經屬於服務性消費,雖然汽車銷售減少,但其他商品性消費和服務性消費的升級換代,將成為北京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