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在重建中崛起希望中奮進 重新煥發蓬勃生機

時間:2011-04-22 12:55   來源:四川新聞網

  汶川特大地震中,江油市直接經濟損失達592億元。但三年後的今天,江油市城鄉住房煥然一新,公共服務設施水準大幅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極大改善,經濟止滑提速加快發展,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江油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成為科學重建科學發展的典範。4月20日,以“記錄重建奇跡,見證中國力量”為主題的全國第四屆專家部落格筆會的成員來到李白故里江油,這裡也是部落格筆會成員採訪考察綿陽災後重建的最後一站。專家博主們由衷讚嘆,歷經磨難,雄風猶存,江油人民必將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民生優先 群眾住有所居老有所養

  在江油的廣大鄉村,山間路旁,連排修建的新居隨處可見;一眼望不到頭的蔬菜大棚、成片果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喜人。早在去年2月,江油市就全面完成了農房重建任務,全市11.77萬戶群眾喜遷新居。

  汶川特大地震後,江油市按照以人為本、民生為重的要求,把農房重建作為災後恢復重建的重點,實行“市級領導包片和聯繫鄉鎮,鄉鎮幹部、場鎮單位結對幫扶群眾建房”的工作機制,形成了“鄉鎮有人管,村村有人抓,戶戶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為穩控建材價格,江油市在加強建材生産、調運的同時,建立建材特供機制,極大維護了建房群眾的利益。針對全市農房重建建築施工力量不足的情況,江油分期分批培訓了700多名建築工匠;動員市裏有實力的房地産公司參與農房重建,並從北京、福建、重慶等地組織300多家有資質的建築公司幫助農民建房和維修城鎮震損房屋。

  江油切實幫助農民解決建房資金難題,市委、市政府斥資2.4億元作為農房重建的貸款擔保基金。金融部門為52314戶需要貸款的農戶,核定10.26億元建房專項貸款。全市撥付農房重建資金及農戶自建過渡安置房補助資金近20億元,有效推動了全市農房重建。

  與此同時,江油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精心指導、分步實施、統籌推進”的原則,選派127名黨員幹部,組成31支黨員服務隊深入社區督促指導城鎮住房維修加固。全市10萬戶城鎮住房維修加固全部完成。9900套城鎮住房重建全面完工。

  另外,江油市抓住災後重建契機,採取爭取河南援建資金、國家項目補貼、自籌資金等辦法,加快城市居民住房建設。災後建設保障性住房6490套,通過實物配租和貨幣補貼方式,使城鎮2萬多名貧困群眾受益,住房保障率達100%。

  2010年1月12日,江油市方水鄉白玉村給60歲以上老人首發每月55元的養老金,農村老人老了也能像城裏退休工人一樣領養老金。而這只是江油市地震災後實施社會保障方面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江油共完成參保資訊採集和參保登記34萬人,佔全市應參保對象52萬人的66%;已核準60周歲以上享受基礎養老金對象6.85萬人。

  不僅如此,目前,江油市新增就業人員8539人,“4050”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053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149086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6萬人。與此同時,江油市納入城鎮低保12046人、農村低保56150人,城鄉困難群眾全部得到了有效救助。

  統籌發展城鄉 基礎設施水準全面提升

  涪江之畔,一座現代的江油市彰明鎮衛生院拔地而起。這所災後重建投資超過千萬元的衛生院不僅方便了當地群眾的就醫,而且成為江油推進城鎮化,實現“三化”聯動和城鄉統籌的基礎設施之一。

  彰明鎮衛生院是江油市災後重建71個醫療衛生項目之一。列入災後重建的衛生項目遍及江油市城鄉,佈局合理,功能齊備,規劃建設面積26.6萬平方米,總投資5.4億元。

  “災後重建不能簡單地進行複製,重建要為長遠打算,為經濟發展提速服務。”江油市委書記顏超説,“江油重建伊始便注重規劃,注重整合資源,注重提升功能,統籌推進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重建。”

  在重建中,江油規劃先行,合理佈局重建項目,用好每一分重建資金。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江油的重建使學校、醫院等硬體條件跨越20至30年,成為了最牢固、最現代、群眾最滿意的示範工程,加速了江油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步伐。

  目前,江油全市113所學校重建全面完成;71個醫療衛生項目去年已經全面竣工使用;125個民政福利項目、374個文化旅遊重建項目全面完工。伴隨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基礎設施重建項目的大力實施,江油的城鄉保障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全市136個道路交通重建項目基本建成;187座病險水庫整治主體工程全面完工,新建和改造農村飲水工程772處,解決42.3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在江油,不管是在城鎮,還是在農村,群眾出門就是水泥路,村村有衛生室,群眾生産生活水準大大提前。

  “我們把城市風貌打造與災後重建結合起來,每一條單體建築臨街立面都要在統一規劃下進行,現在,每一條街道的單體建築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江油市規劃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脫縣味、有詩味”的要求,江油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城市形象正在災後重建中快速提升。江油整合災後重建、對口援建資金,加快“一江兩岸”新區建設。總投資13億元的集防洪、電站、景觀工程于一體的涪江大堤綜合整治項目建成後,在極大提升江油的城市品位的同時,加上涪江上游武都水庫的調節作用,可使江油市區的防洪能力提高到200年一遇。

  在江油,納入災後恢復重建的文物保護單位項目共有10個,總投資2.09億元。國家保護單位竇圌山雲岩寺的天王殿和碧雲洞搶險加固已完工;紅軍勝利紀念碑、蔣德鈞德政坊已維修竣工。

  目前,李白故居太白祠、隴西院和李白紀念館恢復重建已完成。江油市正抓住李白文化體系建設這根主線,規劃建設的李白文化産業園達14平方公里,努力深度挖掘李白文化,打造示範文化精品。

編輯:陳佳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