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2020年10月31日 14:18:00來源:《紅旗文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最本質特徵,是保障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是歷史的客觀選擇、人民的衷心期待。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制度優勢,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新時代法治建設的正確方向,將黨的領導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的始終。

  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從根本上保障我國憲法法律的全面貫徹實施。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各方面和全過程,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踐證明,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是緊密聯繫的,有著深刻的內在邏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因此,堅持依法治國的首要前提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我們黨高度重視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作用,堅定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權威。堅持黨的領導對於樹立憲法權威、弘揚憲法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堅持黨的領導,能夠更好地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進一步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黨員幹部的領導帶頭作用,能夠進一步推進憲法法律實施。

  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如果路走錯了,就會南轅北轍。方向指引道路,道路緊隨方向。實踐證明,只有方向不偏、路子不錯,才能積跬步以至千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才會沿著正確的方向到達勝利的彼岸。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只有充分發揮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走對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法治建設逐步推進,制定了一系列反映客觀規律、體現人民意志的法律規範,實現了權利有保障、權力受制約、正義可預期、公平看得見的治理狀態。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黨將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集中統一領導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在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將黨的領導貫穿于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始終將“良法善治”作為我國法治建設追求的目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立法、司法、執法、守法的全過程,全方位推進“良法善治”社會格局的形成,保證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體佈局的實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工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要謀長遠規劃,又要破當下難題,既要主動佈局、策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又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和優質資源做好全面依法治國整體佈局的運籌謀劃、統一部署、科學決策。準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工作的總體佈局,有效統籌協調並解決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問題與挑戰,必鬚髮揮黨把方向、管宏觀、謀全局、抓大事的優勢,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構建發展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和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進一步提高黨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準。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預期價值與現實意義。

  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有機統一。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體現,是通過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對全體公民具有約束力,黨內法規制度不同於法律,它是對全體黨員的要求,比法律規定更嚴格。將黨的領導始終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利於堅持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的一體建設,有利於正確認識法律法規與黨規黨紀的關係,把黨紀挺在法律前面,把執法和執紀貫通起來,確保黨員幹部謹慎行使權力。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過程中,要加強黨的領導,跳出“黨大還是法大”的邏輯陷阱,注重法律法規同黨內法規的相互銜接、相互促進,推進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統籌協調。

  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舉措,實踐中要充分發揮德與法的優勢,實現二者的配合。就法律而言,應重視其規範作用的發揮;就道德而論,應強調其教化作用的運用。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兩者優勢互補,形成強大的合力,不斷加速我國法治建設的步伐。人類政治文明史證明,要辯證看待權力,它是一把雙刃劍,在法治軌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必禍國殃民,堅持依法治國就是要依法設定權力、規範權力,就是要加強對權力的制約監督,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形成職權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濫權必追責的權力運作格局。法律和道德、法治和德治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繫,德法共治這一古老的治理智慧在新時代仍煥發出新的活力。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更加注重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各級黨員幹部要帶頭學法用法尊法守法,在強化對法治的追求、信仰和執守的同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全民族的道德修養,不斷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

  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黨的領導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是核心,依法治國是根本。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將黨的領導貫穿于中國法治建設的始終,才能推動理論認識更加深入、制度安排更加完善、政治優勢更加凸顯;才能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才能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才能全面實施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增強依法執政本領,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推動法治中國建設邁上新臺階。

  (作者:湖南省廉政建設協調創新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思羽]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