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專題
  近日,一組中國遊客在盧浮宮水池中泡腳的照片引眾多網友指責。具體來説,是將《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和《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作為合同附件或者出團的隨贈宣傳內容。
  針對近期國人屢屢被曝出在國外旅遊的不文明行為等,中消協昨天發佈出境遊提示,呼籲國人出境遊時杜絕在文物及建築物上塗鴉等不文明行為,不要違背當地宗教政策和風俗習慣。
  天津市中國旅行社領隊李楠説,出境遊中的一些不文明行為跟遊客出境後的不安全感和緊張心理有關。應注重培養遊客的團隊意識,增強遊客之間、遊客和領隊之間的信任感依賴感,讓大家時時感受大家庭的溫暖,降低不文明行為發生概率。
  7月30日,一則“大陸游客把盧浮宮外的水池當成洗腳池”的消息出現在臺灣媒體上,中國遊客文明出遊的話題再度引發關注。7月31日,國家旅遊局連續在官網發佈了6條有關文明出遊的通知,其中包括呼籲出境文明旅遊的“公約”和“行為指南”。


最新消息
泰國導遊:中國遊客需尊重當地風俗與宗教信仰
新加坡《聯合早報》:埃及神廟中文塗鴉令人反思
文明出境遊:讓“中國遊客”成為中國的名片和驕傲
歐洲導遊:中國遊客參觀博物館前應先了解展品與參觀規則
“中國式旅遊”是否被放大了 國民素質需提高
中國公民出境文明旅遊倡議書
分析評論
旅遊 別把“臉”丟了
出境遊,有錢更要有素養
規範文明旅遊依德還需依法
出境旅遊如何留下好印象
文明出遊是道德更是法律的底線
外出旅遊當文明守法傳遞正能量
圖片報道

十大旅遊不文明行為

文明遊你我都有責

為什麼頻現“不文明”

數説中國人出境旅遊

不必將內地遊客“臉譜化”

“遊”出你的高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