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學習教育重在實打實

時間:2014-04-10 15:49   來源:人民日報

  推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教育環節很重要。在這一環節,如何認真坐下來、真正學進去?如何避免表面化、空對空?關鍵在一個“實”字。如果“開會念學習材料、散會攢學習心得”,敷衍了事、應付交差,觀點擺不正、理論吃不透,既難以提高思想認識,更會把學習教育變成形式主義。從這個角度,把學習教育環節搞好,必須下足實打實的功夫。

  端正態度,是實打實的前提。不可否認,很多領導幹部手頭、案頭的工作非常繁重,經常導致“坐不下來”,能坐下來也“靜不下來”。甚至有一些領導幹部,把集中學習時間當成了休息時間,覺得平時工作太忙,不如趁學習時間透口氣。這是定力不夠、態度不實的表現。實打實地學,是為了實打實地幹。吃不透中央精神,學不透規定篇目,以後的工作往哪做?找不準方向,摸不清思路,盲目求快求多又有何效果?解決態度問題,先要端正思想認識。要像做學問一樣,拿出把冷板凳坐熱的態度和功夫。

  內容紮實,是實打實的載體。有的地方在學習教育中,用10分鐘學習規定篇目,卻用50分鐘討論其他事情。雖然看上去也在學,也在講,也有討論,但是內容注了水,幹飯變成了稀飯甚至米湯。對這種內容“搭車”“超載”的現象,必須予以摒棄。在學習內容上要講究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但要瞄準靶心,還要一個猛子扎到底,把內容真正融入思想認識中,入耳入心,不能攤開本子記筆記,合上本子全忘光。

  拿出成效,是實打實的體現。怎麼才能讓學習教育取得最大效果?帶著實實在在的問題學才能有針對性。如果把學習教育當成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的過程,註定不會有實打實的效果。在學習過程中時刻聯繫實踐中的困惑、工作中的疑難,有針對性地思考、調研和討論,才不會“入寶山而空返”。而學習的成效,也要拿到實踐中檢驗,讓群眾打分評判,保證將學習成果落到實處。

  沒有堅實的根基,哪來枝葉的繁茂。板凳坐實、研討紮實、內容務實,才能鞏固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才能使教育實踐活動主旨不跑偏、效果不落空。

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