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守護綠水青山 建設美麗中國(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2022-03-01 16:3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隨著河長制、湖長制的全面建立,一條條江河、一個個湖泊有了專屬守護者,水質持續改善,生態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西江黃金水道。

  何華文攝(影像中國)

  

  各地加強草原保護管理,推進草原生態修復,草原生態狀況持續向好。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那拉提草原。

  肖學平攝(影像中國)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持續推進洱海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修復等工作,環湖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圖為環衛工人在海菜花盛開的洱海中進行湖面清潔。

  楊文明 楊繼培攝影報道

  

  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遊客在享受自然風光。

  肖學平攝(影像中國)

  

  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胡楊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道橋管護站,護林員的住所掩映在茂密的胡楊林中。

  新華社記者 劉 磊攝

  

  海南省三亞市亞龍灣相關海域,為修復珊瑚礁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礁被吊入海中。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一體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

  從制定實施嚴格的生態文明制度,到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再到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不斷提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逐漸成為普遍遵循的發展路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形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願景正在生動展現。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01日 08 版)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