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兩會“到團組”,這些故事還有延續
習近平的“兩會故事”系列之二:
習近平兩會“到團組”,這些故事還有延續
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
【學習進行時】歷次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到團組”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傾心交流、共商國是,留下許多精彩故事,一幕幕交流互動的感人場景令人難忘。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講述那些故事之後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的第十次“兩會時間”即將開啟。歷次全國兩會,除了會議確定的議程外,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會選擇不同團組,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傾心交流、共商國是。
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50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面對面聽取數百位代表委員發言,留下許多精彩故事,很多故事會後還有延續。
2016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習近平來到青海代表團。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3條大河的發源地,對國家生態安全、民族永續發展負有重大責任。會上,習近平語重心長地説,一定要生態保護優先,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造福人民、澤被子孫,這是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兩會上諄諄囑託後,當年8月,他就飛抵青海,察看長江源,為青海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到這裡,故事仍沒有結束。
2021年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2021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習近平又來到青海代表團。生態環境保護,依然是習近平會上談的一項重點內容。他要求青海必須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負責。
同樣地,3個月後,總書記來到青海實地調研,再做部署、再提要求。
2021年6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青海考察。這是8日下午,習近平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青海湖仙女灣考察。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2021年6月,習近平來到青海湖仙女灣,沿木棧道步行察看。看到湖面開闊,水質清澈,飛鳥翱翔,習近平強調,青海湖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取得的成效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斷鞏固拓展。
考察後習近平又對青海省委和省政府提出要求。他強調,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要把三江源保護作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
習近平和青海的這段故事,講的是事關民族永續發展的大事。兩會上,習近平還關心著很多百姓生活的“小事”,在他心中,這同樣是“國之大者”。
2016年,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習近平來到黑龍江代表團,同代表們交流國企改革、濕地保護、農業生産、林業轉型等許多重要問題。會上,一位赫哲族代表對習近平説,在興邊富民工程等政策幫扶下,赫哲族群眾生活就像烏蘇裏船歌中唱的一樣走上了幸福路。習近平聽後關心地問,現在還有多少人靠打魚為生、江裏的魚還多不多。他還強調,在發展道路上要發揮好制度優勢,人數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個也不能少。
代表們希望總書記百忙之中到黑龍江來考察。僅過了兩個月,習近平就如約而至。
當年5月,習近平來到黑龍江,走遍伊春、撫遠、佳木斯、哈爾濱等地,深入農村、企業、林場、科研單位,考察中的關切與兩會上談的內容一脈相承。
會上關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考察中他密切關注企業狀況,肯定發展戰略性新型産業大有可為;會上叮囑保護好濕地,考察中他登上黑瞎子島,強調要“留一張白紙”;會上連問農業生産,考察中他調研土地流轉,關注稻米品質;會上了解大小興安嶺停伐轉型情況,考察中他深入莽莽林海,俯瞰“金山銀山”。
習近平還冒雨專程到赫哲族村莊看望,同群眾交流。一位村民回憶説,“總書記對少數民族很了解也很關心,他甚至知道我們在八岔島上有耕地,問了我們打魚和土地流轉後的收入、新農合保險等。”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過去9年,習近平兩會會內會外相聯繫抓大事已成為規律。再舉幾個例子:
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上海代表團,習近平著重強調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不久,他便來到上海自貿試驗區,走進企業、園區、科研基地調查研究,為上海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科學發展先行者指明方向。
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安徽代表團,習近平突出強調深化農村改革問題,提出“尊重農民意願”“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等具體要求。後來到安徽考察,習近平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重申了這些要求,始終把穩改革方向。
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吉林代表團,習近平強調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當年7月,他親赴吉林,深入各類企業調研,提出“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講清“四則運算”的精神實質,進行精準指導。
從習近平兩會“到團組”故事的延續我們不難得出這三個“一”:
一種基層情結。習近平是一位從基層中走來的領袖,多年如一日,他始終牽掛著基層。有人説,兩會就像一扇窗,總書記從這裡傾聽基層的聲音,感知人民的冷暖;人民群眾也從這裡,看到總書記為民服務、為國盡力的赤子之情。
一種親身垂范。領導幹部都要心懷“國之大者”,用心傾聽人民呼聲,用真情回應人民關切,用行動踐行自己的諾言。習近平會後的行行足跡為全黨作出了表率。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代表向習近平發出邀請:希望總書記到他們的家鄉看一看,給他們更多指導。
一種工作作風。全國兩會也是習近平抓工作、摸情況、作部署的重要平臺。習近平常説,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黨的十八大以來,部署各項工作,習近平都十分注重抓落實、抓反饋。這些不斷延續的故事就是他對各項工作盯著抓、反覆抓的一個縮影。
習近平的“兩會故事”系列之一:學習進行時丨全國兩會上,習近平都忙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