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唱響川西深山的致富藏歌

2021-09-07 08:5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成都9月6日電 題:唱響川西深山的致富藏歌

  新華社記者高健鈞、張超群

  9月初的川西北高原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木都村雨停放晴,重巒深壑中,響起遏雲裂帛的藏族歌聲。

  “我們在這間屋裏唱歌,唱的是先輩們傳下來的歌……”半山腰一塊水泥壩子上,49歲的村民澤英俊與另外十幾名村民身著氆氌靴子、氆氌巾、氆氌裙,手持龍碗等道具,載歌載舞,縱情演唱阿爾麥多聲部民歌。

  雖然只是排練,但他們一絲不茍,全情投入的樣子仿佛這裡不是人煙稀少的深山,而是坐滿觀眾的舞臺。因為他們深知,今天的這一切多麼來之不易——一度幾乎無人演唱的古老民歌,不僅走向了世界舞臺,還成為讓村民脫貧致富的産業。

  阿爾麥多聲部民歌起源於岷江上游,千百年來被當地藏族百姓傳唱。木都村村支書揚察扎西介紹,之所以叫多聲部,因其形式是男、女聲的重唱或合唱,“人多,才能唱起來”。

  2014年,該項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但由於位置偏僻、交通閉塞,這門藝術鮮為外界所知。而對世代聚居此地的藏族群眾來説,他們的生活中歌聲不能缺席。

  時間撥回到40多年前。澤英俊的童年時光,就是在這樣的歌聲中度過的。在他的記憶中,從早到晚,男的在唱、女的在唱,長輩在唱、小孩在唱;屋裏屋外,迎賓待客要唱、祈福祝願要唱、夏種秋收要唱、談情説愛要唱……

  可當澤英俊長大成人時,卻發現周圍的歌聲浸微浸消,昔日村裏一起唱歌的小夥伴不再容易尋到。黑水曾是四川最貧困的縣之一,當地氣候惡劣、土地貧瘠。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木都村的青壯年紛紛離開家鄉,到城裏闖蕩打拼。澤英俊也到一個錳礦打工,後來又進入縣交通部門上班,很少唱歌了。

  但對這門藝術的熱愛和深厚感情,始終在澤英俊心底涌動。接下來的幾年,一有空閒,澤英俊就邀約兒時“歌友”趕回村裏“練嗓子”。“那時沒有柏油路,從縣城回村近60公里,得走好幾個小時。”澤英俊回憶。後來他乾脆辭了工作,跟三五好友在阿壩州各地進行民間表演。他逐漸意識到,之所以唱歌的人越來越少,並不是因為大家對阿爾麥多聲部民歌不熱愛了,而是缺少環境。

  與此同時,黑水縣政府和相關部門也著手採取記憶性保護、搶救性保護、區域性保護等多種方式挽救這門瀕危的民間藝術。2007年,阿爾麥多聲部民歌被列為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給了澤英俊和夥伴們莫大鼓舞。

  近幾年,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木都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曾經的貧困村木都村摘掉貧困的“帽子”,2019年貧困戶全部脫貧。到2020年底,這個只有373人的小村子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2400余元。

  木都村對口扶貧單位黑水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陳斌介紹,如今,村裏硬化了道路,解決了全村飲水問題,通了電和廣播電視,寬頻網路達到100%覆蓋,還發展起種植、養殖業。

  “阿爾麥多聲部民歌體現出了自身的商業價值,如果將它與産業相結合,在保護傳承古老民歌的同時還能促進當地居民增收。”黑水縣紀委書記覃治説,2017年該村成立了有30余名成員的阿爾麥多聲部演出合作社,縣裏還幫他們走出國門,在日本和美國演出。

  2019年,澤英俊等阿爾麥多聲部傳承人又聯合成立“黑水縣阿爾麥多聲部保護傳承協會”,成員中有20多人曾是貧困戶,還組建了“四川納瑪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澤英俊帶著演員們不僅在四川,還到青海、甘肅等多個省演出,當年帶領大家實現收入十多萬元。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