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史”宣傳教育要走好群眾路線

2021-05-27 21:27:00
來源:中安線上
字號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對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之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在即將迎來建黨百年華誕之際,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具有既現實又深遠的意義。要走好群眾路線,堅持面向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走深走實走心,確保取得預期成效。

  堅持面向群眾,突出群眾主體,推動“四史”宣傳教育深入群眾。紮實開展好“書映百年偉業”、“紅色經典獻禮百年”等薦讀、閱讀活動,營造濃郁的學“四史”社會氛圍,增強群眾參與的廣泛性;發揮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巡講、主題展、快閃、家庭故事匯等方式講述感人家風故事,引導群眾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精心設計推出精品展覽、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學習體驗線路,激發學史熱情、提高宣教效果。

  堅持貼近群眾,建好學史課堂,推動“四史”宣傳教育深入基層。不僅要充分利用基層黨組織這個陣地,舉辦形勢報告會、“四史”專題宣講等,廣泛開展百姓宣講,深入基層開展巡迴宣講,發揮堡壘作用和模範帶頭作用,而且要用好革命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群眾身邊的“四史”資源,群眾“聽講”與群眾“開講”相結合,以身邊人講身邊事,從身邊的變化中回望歷史,不但更有説服力、影響力,也更易於弄懂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基本道理,增進“永遠跟黨走”的內在自覺。

  堅持服務群眾,豐富活動載體,推動“四史”宣傳教育深入人心。要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滿足群眾學史需要。通過開展送“四史”下鄉、進村、入戶,為群眾學史提供便利;通過舉辦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趣味性活動,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群眾歌咏、廣場舞展演、“村晚”等活動,使群眾受到生動形象的“四史”宣傳教育;要注重線上線下互動,用好網路平臺,發揮融媒體優勢,用接地氣、易傳播、群眾喜聞樂見的宣教方式,增強教育感染力。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