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黨史學習教育要用好三“證”

2021-05-27 20:37:00
來源:四川線上-天府評論
字號

  黨史蘊含真理,事實勝於雄辯。百年黨史中發生的重大事件、涌現的重要人物、留下的重要文物,蘊含著百年征程的“成功密碼”,都是學習黨史、悟透思想、體會真理的“活教材”。各地要用好這些“例證”、“人證”、“物證”,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具説服力。

  黨史學習教育要用好“例證”。在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征程中,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定格了百年黨史的“高光時刻”,串聯起我們黨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個勝利的艱辛歷程,是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的充分“例證”。中共一大召開,成為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這些大事件闡釋了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必然,蘊含著我們黨百年奮鬥的歷史脈絡、偉大成就、寶貴經驗。我們要運用這些“例證”,引導黨員幹部感悟其中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從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堅定信仰,砥礪前行,奮力書寫新時代華章。

  黨史學習教育要用好“人證”。事業成敗,關鍵在人。百年黨史中,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進模範層出不窮。他們拋灑熱血、披荊斬棘;他們信仰堅定,正氣凜然;他們頑強拼搏,矢志奮鬥。他們構築起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係,是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的充分“人證”。在楊靖宇、黃繼光身上,我們感受到視死如歸、英勇就義的革命氣節;在夏明翰身上,我們感受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定信仰;在張思德身上,我們感受到“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大公無私……他們為共産黨人繪就信仰底色、構築精神高地,展現著革命前輩的精神風範,書寫著不朽的傳奇故事。我們要運用這些“人證”,引導黨員幹部從中汲取精神營養,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奮進力量,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黨史學習教育要用好“物證”。紅色文物是“活”的黨史。一處處革命舊址、一件件黨史文物、一幅幅珍貴照片,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記錄著篳路藍縷、淬火成鋼的艱辛歷程,蘊藏著我們黨的“成功學”和為什麼能的“DNA”。從長征戰士的草鞋,到延安時期的窯洞;從南昌起義的馬燈,到永不消逝的“半部電臺”;從見證魚水深情的“半床被子”,到濟南戰役《烈士清冊》;從林覺民的《與妻書》,到方志敏《可愛的中國》……一件件紅色文物凝結著苦難與輝煌、曲折與勝利、犧牲與奉獻,見證著堅不可摧的革命信仰,折射著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繫。我們要運用這些“人證”,引導黨員幹部加強黨性修養,鑄就信仰之魂、補足精神之鈣、擔當為民之責,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血脈永續。(作者係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