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年6月27日 文本

2018-06-27 11: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10點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新聞發佈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6月27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定於6月27日(週三)上午10:00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廣安門南街6-1號廣安大廈中門四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新聞發佈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以下為發佈會全文實錄:

  [馬曉光]: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發佈會現在開始,請大家提問。[10:09]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我們知道,自“31條惠及臺胞措施”出臺以來,各地各部門都在積極推動並取得了一些成效。能否請發言人介紹一下“31條措施”最新的進展情況。謝謝。[10:10]

  [馬曉光]:“31條惠及臺胞措施”發佈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一直在緊鑼密鼓加緊推動落實,很多省市都因地制宜出臺了落地細則,包括上海市的55條,福建省的66條,廈門市的60條等等。其中不少措施已經産生實效。這裡,我再向大家介紹幾例新進展。[10:10]

  [馬曉光]:一是各省市繼續推出升級版措施。6月19日,寧波市發佈實施《關於進一步深化甬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包括支援臺胞投資、促進與臺貿易及社會文化交流合作、便利臺胞在當地學習實習就業創業以及居住生活等方面,共80條具體措施。在支援臺灣同胞投資、積極促進與臺貿易方面,明確臺企可全面享受寧波各類産業扶持政策;鼓勵臺資企業在大陸主機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在新三板和寧波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寧波口岸採取“一站式檢驗檢疫”“綠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在金融服務方面,明確允許臺資企業通過貸款、發行債券等形式從境外融入資金,在寧波出口加工區設立的臺資企業可賦予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在就業創業方面,臺灣各類人才來寧波就業創業同等享受當地人才引進、培養和服務保障政策待遇;符合條件的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可在寧波設立代表機構;寧波每年為臺灣同胞提供不少於1000個就業崗位。在生活待遇方面,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享受市民待遇;在寧波臺胞及其家屬享有與寧波居民同等就醫待遇;各級公共文化場館免費向臺灣同胞開放,等等。[10:11]

  [馬曉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省市正在結合當地臺企臺胞實際需求,加緊制定當地落實“31條措施”的具體實施意見,預計近期就將陸續出臺。[10:13]

  [馬曉光]:二是支援臺灣團體和人士參與大陸在海外舉辦的文化藝術活動。5月至6月,中華文化聯誼會在馬德里中國文化中心、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中國文創産品展示周”展覽,兩岸文創機構和藝術家共同參展,展示了兩岸文創産業的創新成果,這是推動兩岸同胞在海外攜手弘揚中華文化的一個積極舉措。[10:13]

  [馬曉光]:三是進一步推進落實臺胞享受同等待遇。6月14日,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宣佈,根據“31條措施”的相關內容,今年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將臺灣地區演員納入觀眾喜愛的男、女演員獎評選範圍,與大陸演員具有同等參評資格。6月21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佈了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結果。在大陸工作的符合申報條件的臺灣研究人員申報課題157項,經評審立項58項,這些課題主要集中在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問題、新聞學和語言學等領域。[10:14]

  [馬曉光]:四是為臺胞提供更多就職就業崗位。6月15日,福建省臺辦、教育廳、中國海峽人才市場聯合舉辦福建省臺灣教師專場對接會。65所在閩高校發佈引進臺灣教師崗位需求536個,現場洽談臺灣博士337人次,收到求職簡歷260份。其中68名臺灣博士受邀參加了考察面試,47人通過面試,近期將與相關高校簽訂入職協議。[10:14]

  [馬曉光]:我們推動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步伐不會停息,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真誠善意不會改變。接下來,一些地區和領域在提供同等待遇方面先行先試會有新進展,在推動兩岸産業共同發展方面會有新突破,臺灣同胞在大陸發展的機遇會更大,天地會更廣闊。[10:15]

  [新華社記者]:請問下階段包括暑期將有哪些重要的兩岸交流活動?[10:15]

  [馬曉光]:每年暑期都是兩岸民間交流的熱季,今年熱度更高。為進一步擴大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兩岸各界將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亮點紛呈的交流活動。[10:16]

  [馬曉光]:在經貿交流方面,各地將結合實際陸續舉辦一系列涉臺經濟交流活動。7月,天津市將舉辦第十一屆津臺會,貴州省將舉辦第六屆貴州臺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湖北省將舉辦第十五屆湖北武漢臺灣周。[10:17]

  [馬曉光]:在文化交流方面,一是在浙江、陜西、廣東等地將舉辦“情係錢塘—兩岸文化聯誼行”“臺灣歷史教師中華文化研習營”等品牌活動;二是在雲南、湖南、北京、上海、貴州等地將舉辦“兩岸大學生茶馬古道攝影紀行”“兩岸青年文學營”“兩岸青少年民樂交流演出”“情係青春—兩岸青年中華行”“黔臺非遺傳統工藝工作坊”等文化活動,促進兩岸同胞共同攜手傳承中華文化。[10:17]

  [馬曉光]:在青年交流方面,除了上次發佈會已介紹的國臺辦組織臺青暑期實習活動外,又有20家大陸金融機構為臺灣學生提供了800個暑假實習崗位,目前名額已全部報滿。由全國臺聯主辦的“2018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將於7月上旬舉辦,約1000多名臺灣青年將分赴20多個省、市參加活動。“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將於7月在京舉辦,包含兩岸青年交流合作主題論壇、兩岸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屆時將邀請兩岸青年學子約1600人參加。“第十三屆兩岸青年聯歡節暨第六屆海峽青年節”將於8月上中旬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計劃舉辦30余項子活動,包括1000名臺灣青年在內的近2000名兩岸青年共同參與。[10:18]

  [馬曉光]:在體育交流方面,去年第一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和首屆海峽兩岸武術交流會成功舉辦,受到兩岸同胞廣泛關注和歡迎。今年我們還將繼續組織開展兩岸青少年棒球、武術等大型體育交流活動。[10:19]

  [馬曉光]:此外,在新聞、教育、科技、社區、少數民族等其他多個領域也將陸續舉辦一批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兩岸交流活動。這充分説明,兩岸同胞要交流、要合作的民意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10:19]

  [深圳衛視記者]:據報道,蔡英文日前表示,臺灣面對來自中國大陸要改變臺灣人生活方式和壓縮臺灣國際空間的壓力,希望國際社會制約大陸,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10:20]

  [馬曉光]:臺灣當局領導人的説法混淆視聽,毫無事實依據。目的是要在兩岸同胞之間製造敵意,企圖挾洋自重,進一步升高兩岸對抗。這樣的圖謀不會得逞。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是離間不了的,企圖遏制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更是不自量力。[10:20]

  [馬曉光]:眾所週知,是民進黨當局破壞了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得來不易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明確一貫,堅持“九二共識”毫不動搖,反對和遏制“臺獨”毫不含糊。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的生活方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我們出臺的一系列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增進了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為臺灣同胞實現人生理想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機遇與平臺。今天,廣大臺灣同胞對大陸發展進步的關注,對“31條”的歡迎,同他們對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憂慮之深、對民進黨執政失望之大、對島內經濟民生不滿意度之高,形成鮮明對比。原因是什麼,大家都可以好好想一想。[10:21]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據報道,日前陳菊公開稱,蔡英文堅持“九二無共識”,對此發言人如何評論?謝謝。[10:21]

  [馬曉光]:1992年11月,經過香港會談及其後的函電往來,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達成了“九二共識”,這是任何人以任何藉口都否定不了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臺灣當局領導人在這個時候再次罔顧事實,高調否認“九二共識”,他們的政治目的何在,兩岸同胞要高度警惕。[10:22]

  [台灣網記者]:據悉,近日新設了幾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請發言人介紹相關情況。謝謝。[10:23]

  [馬曉光]:2009年以來,我辦先後在山東、湖北、福建等21個省(區市)批准設立了60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最近,又批准新設6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它們是:河南省安陽市羑裏城、福建省南安市鄭成功故里、福建省福州市海峽青年交流營地、重慶市蚩尤九黎城、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成吉思汗陵。這些交流基地的設立,綜合考慮了當地文化資源特色和對臺交流情況,為兩岸同胞回顧歷史、品味文化、暢敘親情和追求共同發展機會搭建了平臺,充分展現了兩岸同胞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目前,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已達66家,我們真誠歡迎臺灣同胞、各界人士到這些交流基地參觀考察,開展交流合作。[10:23]

  [中新社記者]:“時代力量”日前召開記者會稱,臺立法機構應展開“公投法”修法補正,將領土變更等內容放入公投的選項,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10:25]

  [馬曉光]:我們多次強調,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包括以所謂“立法修法”的方式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或者為“臺獨”分裂活動打開方便之門。“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邪路,損害的是臺灣同胞的利益。我們警告“臺獨”勢力不要玩火自焚。[10:25]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記者]:解放軍海軍日前組織艦艇編隊繞臺跨區訓練,請問這是大陸對島內“臺獨”分裂活動的進一步警告嗎?[10:26]

  [馬曉光]:關於解放軍海軍訓練活動,軍方已經表明瞭我們的立場和態度。我願意再次強調,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臺獨”勢力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干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10:28]

  [中評社記者]:昨天(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據悉,公安機關近期破獲了一系列涉臺毒品案件,能否請發言人介紹相關情況?謝謝。[10:28]

  [馬曉光]:近期,公安部門破獲了數起特大涉臺毒品犯罪案件,搗毀了多個以臺灣犯罪分子為主,給兩岸同胞帶來危害的毒品犯罪團夥。福建警方接連摧毀3個兩岸毒品走私團夥,抓獲了臺灣犯罪嫌疑人11名,繳獲了各類毒品、扣查了大量毒資,有力打擊了涉臺毒品犯罪的囂張氣焰,維護了兩岸同胞的權益。[10:29]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日前,新黨青年成員王炳忠等人被臺灣當局以所謂的“妨害安全罪”起訴,有關的“起訴書”中還涉及到了大陸的有關部門。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10:29]

  [馬曉光]:這篇所謂的“起訴書”滿紙荒唐言,有關説法完全是無中生有、別有用心,徹底暴露了民進黨當局一邊放任縱容“臺獨”分裂行徑,一邊打壓主張統一的臺灣人士的政治本質。實現國家統一是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統一的力量是打壓不了的。[10:30]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有消息説,東南衛視一名記者日前按程式申請赴臺駐點採訪,結果遭到臺當局的拒絕。請問國臺辦是否了解相關情況?對此有何評論?[10:31]

  [馬曉光]:據了解,確有東南衛視記者的赴臺駐點申請遭到了民進黨當局的無理拒絕,創下了兩岸互派駐點記者採訪以來的惡例。[10:31]

  [馬曉光]:長期以來,大陸記者在臺灣通過大量客觀公正的報道為增進兩岸同胞相互理解、融洽親情,特別是為大陸民眾更好地了解臺灣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大陸記者的正當權益應當受到保護,他們在臺灣採訪報道工作應當受到尊重。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以各種手段限制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現在又變本加厲地為兩岸新聞交流設置障礙,這些做法不得人心,必須予以揭露和譴責。[10:32]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據悉,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即將應邀赴杭州參加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請發言人予以證實。謝謝。[10:34]

  [馬曉光]:由臺灣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與大陸有關單位共同主辦的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將於7月8日在浙江杭州召開。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女士屆時將赴杭州出席論壇有關活動,並進行參訪。[10:34]

  [臺灣聯合報記者]:追問一下蔡英文接受法新社專訪的問題,蔡英文認為中國是擴張主義霸權,呼籲國際社會挺身制約,但是她仍表示説願意與大陸領導人會面。請問國臺辦的回應。第二個問題,海基會秘書長最近由姚人多接任,姚人多是蔡英文的核心幕僚。陸委會説這項人事安排可以強化對外溝通協調及橋梁角色。請問發言人同不同意這種説法?謝謝。[10:35]

  [馬曉光]:第一個問題,我已經表明瞭我們的態度立場,大家不認為她在發出這樣的提議有多少真實的成份在裏面。我想,兩岸民眾和輿論都持懷疑態度。[10:36]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對於臺灣的內部人士變動,我們不做評論。既然説到這個人“最會溝通”,他應該知道兩岸兩會溝通的通關密碼是什麼。[10:37]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最近,臺灣“獨派”團體打算要發動臺灣民眾在臺灣禁挂“五星紅旗”的公投,好像民進黨當局也打算要策應。請問國臺辦對這個的看法。謝謝。[10:37]

  [馬曉光]:上次我們已就此問題做了回應,我們認為,操弄這樣的公投實際是以臺灣人民的利益為賭注來挑戰一中原則,製造兩岸對立,這種玩火自焚的行為必將自食惡果。[10:38]

  [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請教臺灣“國安會秘書長”鼓勵拒搭將臺灣列為大陸一部分的航空公司飛機,他並認為這樣的舉動不會改變兩岸關係的定位。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10:39]

  [馬曉光]: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民進黨當局逆潮流而動,並不惜綁架臺灣民眾和臺灣業者的利益來做賭注,我想這個做法是徒勞的。[10:39]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在上週末舉行的第三屆京臺學者共研會裏面探討對“一國兩制”臺灣模式的理解,與會的學者提出來,包括像政權改造、政治符號處理、臺灣的國際空間、軍隊的問題、海洋管轄權等等,將會與香港有不同之處。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大陸如何説服臺灣對“一國兩制”持質疑態度的人?謝謝。[10:42]

  [馬曉光]:對於研討會上學者提出的各種觀點,我們不予評論。我要講的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關於“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我們幾代中央領導人都做過詳細的闡述,它是尊重歷史、尊重現實,最能充分照顧各方利益、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大家可能也都注意到,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指出,“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的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利益的安排,就是“三個充分”。他還進一步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我們對此有充分的信心,我們相信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會認識到並且接受和平統一的構想。[10:43]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我們知道昨天美國華盛頓戰略國際研究中心的主任發文稱,臺灣作為美國在太平洋的重要夥伴將參與美國在索羅門群島進行的海軍軍演,對此國臺辦有何回應?謝謝。[10:45]

  [馬曉光]: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堅決反對我建交國和臺灣發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這個立場是一貫的,也是明確的。[10:46]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22日,大陸商務部發佈公告,決定對原産于臺灣地區的進口苯乙烯徵收反傾銷稅。請問發言人對此有沒有進一步的説明?謝謝![10:47]

  [馬曉光]:據了解,根據大陸業者提交的申請,6月22日,商務部發佈公告,裁定原産于韓國、美國和臺灣地區的進口苯乙烯存在傾銷,決定對上述産品徵收反傾銷稅。這是按照大陸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相關規定做出的裁定,具體的情況請你向商務部詢問。[10:47]

  [臺灣東森新聞雲記者]:蔡英文日前接受外媒專訪是她就職以來發言措詞最強硬的一次,加上兩岸近來突發事件不斷,是否意味著現在兩岸局勢將逐漸走向激化?請發言人評論一下。謝謝。[10:48]

  [馬曉光]: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球在臺灣當局手裏。我們希望他們不要誤判形勢,錯估大勢,在錯誤的、違背兩岸同胞利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10:48]

  [環球網記者]:我們注意到有西方媒體頻繁炒作過去兩年臺灣遭受大陸網路攻擊事,臺當局稱,臺灣已經成為大陸網軍的練習場。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10:49]

  [馬曉光]:這種報道毫無事實依據,不值得一駁。[10:49]

  [新華社記者]:據臺媒報道,今年島內暑期旺季遠低於往年,是三十年來最慘的一次,有臺媒分析兩岸關係急凍導致大陸游客赴臺人數減少。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10:50]

  [馬曉光]:我們多次講過,兩岸關係好,臺灣同胞才會好。剛才我也講了,今天臺灣民眾在臺灣社會生活中感受到的種種不滿,原因何在?大家要好好想一想。所以我們希望民進黨當局早日撤除在兩岸關係發展和兩岸交流合作中人為設置的障礙,確實為臺灣民眾生活和蒼生著想。[10:50]

  [香港中評社記者]:廣州市人民法院近日對遣送大陸的29名臺籍詐騙判處重刑,這是大陸方面第二次對臺籍詐騙犯判處重刑,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臺灣陸委會方面表示,如果要瓦解犯罪集團兩岸仍需司法合作,但遺憾中國大陸未能充分合作,請問發言人有何回應?謝謝。[10:51]

  [馬曉光]:我們已經多次強調,以臺灣犯罪分子為首的電信詐騙案頻發,兩岸同胞深受其害,對此深惡痛絕。我們絕不允許犯罪分子逍遙法外,依法將跨境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緝拿歸案,繩之以法,順應民意,受到了兩岸同胞的高度肯定和普遍認同,也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援。[10:52]

  [馬曉光]:我想強調的是,大陸方面依法懲治電信詐騙犯罪的立場始終如一,態度堅定不移,將繼續採取堅定的措施,維護兩岸同胞的權益。[10:53]

  [中國日報記者]:我們知道,美國聯邦眾議員羅拉巴克爾上周提出決議案,呼籲美臺恢復所謂的“外交關係”,承認臺灣為“主權獨立國家”。臺當局回應稱,非常感謝。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10:54]

  [馬曉光]:我們講過,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具有堅實的法理依據的一種客觀現實,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但是總有一些人不自量力,企圖挑戰國際社會普遍遵循的原則。我想這樣一些雜音擋不住一個中國原則在國際社會進一步深化和擴大的歷史發展趨勢。[10:54]

  [台灣網記者]:臺灣民意基金會日前公佈民調,49%臺灣成年人對大陸有好感,對大陸有好感的人更首度超越反感,該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形容,這是一個歷史性轉變,請問發言人對此如何評價?謝謝。[10:55]

  [馬曉光]:我們注意到這個民調,我們也多次就相關問題做出過我們的説明,闡述過我們的態度。我們相信,隨著大陸的發展進步,隨著我們各項對臺政策措施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會更加參與到兩岸關係發展的進程中來,為紮實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貢獻心力,這樣的趨勢還會發展。[10:56]

  [馬曉光]: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10:56]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