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年6月13日 文本

2018-06-13 10: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10點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新聞發佈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6月13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定於6月13日(週三)上午10:00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廣安門南街6-1號廣安大廈中門四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新聞發佈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以下為發佈會全文實錄:

  [馬曉光]: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的發佈會現在開始,請大家提問。[10:10]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記者]:在之前幾次發佈會上,發言人曾經多次介紹了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所取得的新進展,今天請發言人為我們介紹一些新的情況。謝謝。[10:10]

  [馬曉光]:謝謝大家對“31條措施”落實工作的關心。6月1日,上海市發佈《關於促進滬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共55條,涉及經濟領域28條,文化社會領域27條。其中既包括對應“31條措施”在上海落地的內容,也包括上海公共政策領先於其他地方開放實施,以及具有上海特色的措施。例如支援臺企在滬設立總部、金融機構、營運中心、採購中心、物流中心,支援臺資企業參加將於今年12月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示、銷售和採購,支援上海臺企通過股權託管交易機構進行融資,支援臺灣專業技術人員來滬就業,享有與本市居民同等待遇的人才支援政策,對臺青來滬創新創業就業給予初創期創業場地房租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10:11]

  [馬曉光]:6月6日,福建省發佈貫徹落實“31條措施”實施意見,包括擴大閩臺經貿合作、支援臺胞在閩實習就業創業、深化閩臺文化交流、方便臺胞在閩安居樂業等四個方面共66條具體措施。其中有37條對應落實“31條措施”,24條是福建先行先試的,另有5條是複製推廣有關試驗政策的。這66條措施既涵蓋臺企在行業準入、金融服務、資金扶持、通關便利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也涉及臺胞在福建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居住、生活、勞動保障、就醫、交通等方面的同等待遇,還包括深化閩臺文化交流的各項舉措。例如,臺資企業可參與福建省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港口運輸、城市內河整治等公共服務領域的特許經營項目。臺灣同胞來閩就業創業的,按規定同等享受福建居民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在閩工作的臺胞可按照規定參加“五險一金”,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勞動保障。臺灣地區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可按規定申請在閩設立持股51%或以上的銀行、人身保險公司等機構。在福建省自貿試驗區新設立的臺資企業可按大陸企業申請註冊,臺灣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持臺灣地區有關機構頒發的會計、規劃、建築、諮詢、金融、醫療、旅遊等執業證書,按證書許可範圍可在福建省自貿試驗區內按有關規定開展相應業務。另據了解,還有一些省市也在積極研擬推出相關落實措施。[10:12]

  [馬曉光]:在職業資格考試方面,落實“31條”工作也有新進展。一是,5月3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分別就落實“31條措施”中第29條發佈具體措施,其中明確“在臺灣已獲取相應資格的臺灣同胞在大陸申請證券、期貨、基金從業資格時,只需通過大陸法律法規考試,無需參加專業知識考試”,對臺灣同胞獲得從業資格的取得方式、申請條件、申請程式等事宜作出詳細規定。今後,符合條件的臺灣同胞可按照三協會公佈的具體要求和流程,分別參加相關考試、申請從業或執業資格。二是,農業農村部組織對漁業船員管理相關法規規章進行修訂,將於6月底前向社會公佈臺胞報名漁業船員職業資格考試的具體辦法。自明年1月1日開始,臺灣同胞可憑《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申請辦理漁業船員證書相關業務。三是,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印發了《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全國導遊資格考試的通知》,定於今年11月至12月間舉行2018年全國導遊資格考試,臺灣同胞可在大陸任一省、自治區、直轄市報名參加考試。[10:13]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第十屆海峽論壇日前在福建閉幕了,請發言人評價一下海峽論壇十年來發揮的作用。另外,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第十屆海峽論壇取得的重要成果。謝謝。[10:14]

  [馬曉光]:海峽論壇從創辦以來已經走過十個年頭,十年來,這個平臺本著“兩岸一家親”理念,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充分發揮了擴大和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心靈契合的積極作用。成為凝聚兩岸同胞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民意的重要平臺。[10:14]

  [馬曉光]:第十屆海峽論壇已于6月11日閉幕,臺灣各界8000余人參加這次盛會。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海峽論壇作為兩岸最大規模的民間交流活動順利成功舉辦,具有重要意義,産生了廣泛積極影響。一是進一步彰顯了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進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論壇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闡述了新形勢下維護和促進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兩岸各界代表人士一致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正確的道路,兩岸同胞應當堅定不移走下去,不斷克難前行。二是進一步匯聚民意,鼓舞和堅定了兩岸同胞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的信心。“兩岸一家親”成為論壇期間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儘管受到島內一些人為的干擾阻撓,但臺灣各界民眾參加本次論壇活動仍然熱情高漲,臺灣青年積極踴躍報名的情況超過以往。本屆論壇首次面向臺灣民眾開放網路報名,300個“首來族”名額一搶而空。三是論壇各項活動及其傳達出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同胞親情福祉的正能量受到高度關注。兩岸共有142家媒體785名記者報道這次盛會,其中臺灣各類媒體55家86名記者參與論壇報道,發出1000多篇(條、幅)稿件。海峽論壇“十年故事匯”直播點擊率突破1000萬,在新浪微博上相關話題閱讀總數近1500萬。四是本屆論壇再次成為政策發佈和實施見效的重要平臺。福建省在論壇期間發佈66條惠及臺胞政策措施,廈門市在本次論壇上舉辦人才對接會,面向臺灣人才和青年提供2653個就業創業見習崗位。這些都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五是本屆論壇在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一批新成果。論壇期間,兩岸科技、人才、公益、社區、金融、衛生健康、農田水利等民間各領域、界別和行業簽約80多個合作項目(協議)。兩岸近百對社團協會、鄉鎮、村、裏和社區達成交流合作共識。[10:15]

  [新華社記者]:美國國務院主管文化教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瑪麗羅伊斯日前訪台,出席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的新館落成儀式,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10:16]

  [馬曉光]:外交部已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我們堅決反對美國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接觸。美方應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只會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10:16]

  [深圳衛視記者]:有報道説,民進黨方面正支援“臺獨”團體聯署發起針對五星紅旗以及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等多項公投提案,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10:17]

  [馬曉光]:日前國際奧會已就臺灣推動所謂“奧運正名公投”予以了嚴正警告。民進黨當局不思悔改,繼續煽動民粹,操弄公投,蓄意挑釁一個中國原則,肆意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穩定。這種玩火行為,必將自食惡果,進一步損害臺灣同胞的利益。[10:18]

  [大文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大公網記者]:日前臺綠營一個智庫提議,臺當局可以以“人道救援”的名義將南沙太平島租借給美軍使用,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10:19]

  [馬曉光]:這種提議是十分危險的。任何有損中華民族利益的言行,都將受到兩岸同胞的唾棄。[10:20]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臺陸委會近日重申,關於嚴審大陸赴臺團體和人士的相關措施只是針對大陸的各級官員,而仍然歡迎普通大陸游客赴臺,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10:20]

  [馬曉光]:我們已經多次就民進黨當局限制兩岸交流表明過堅決反對的態度。我們認為,加強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民進黨當局不斷編織出各種理由,阻撓和限制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惡化兩岸交流的氣氛,最終損害的是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10:21]

  [台灣網記者]:據悉,上海市臺協日前赴臺舉辦第二屆徵才博覽會,取得不少收穫,請發言人介紹有關情況。謝謝。[10:22]

  [馬曉光]:謝謝你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據了解,6月2日,上海市臺協在臺北舉辦了第二屆徵才博覽會,力求為臺灣青年到上海就業提供更多的崗位,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服務,同時打造臺灣青年展示實力和魅力的圓夢舞臺。這次徵才博覽會,上海市臺協共組織了125家上海臺資知名企業赴臺參展,提供涉及教育培訓、金融投資、連鎖服務等多個産業近兩千個崗位的職缺,跟去年首次舉辦的徵才活動相比,增加了一千多個崗位。在招聘會現場,還首次通過“傳統招聘會+網際網路”的“一站式”招聘方式,為前來應聘的臺灣青年提供線上線下服務。[10:23]

  [馬曉光]:根據統計,徵才會全天入場求職者共有15860人次,比去年增加了50%,共收到應聘簡歷6200份。有286位臺灣青年與招聘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另有部分應聘者將參加後續的企業復試。基本情況就是這樣。[10:24]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昨天美朝峰會達成共識,朝鮮承諾努力實現朝鮮半島的完全無核化,等於是拆除了朝鮮核危機的引信。但與此同時,兩岸關係卻持續緊張,請問發言人,大陸方面會不會擔心臺海問題成為亞洲的下一個引爆點,有沒有什麼方式來避免最糟的情況,也就是兩岸兵戎相見的情況發生?謝謝。[10:27]

  [馬曉光]:我認真聽了你的提問,我很好奇,你提問中把這兩件事情聯繫起來的邏輯。如果你指的是近日臺灣媒體報道的有所謂臺灣的“國安”人士和綠營學者放言,説美國將會在朝鮮半島局勢穩定後,進一步插手臺海,支援民進黨當局。那麼我可以告訴他們,這是一廂情願的“神邏輯”,是對國際形勢的重大誤判,也是對臺灣民眾的蓄意誤導。眾所週知,“臺獨”勢力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是對臺灣同胞利益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最大危害。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任何人都不要低估我們的決心和實力。[10:28]

  [臺灣聯合報記者]:現在東亞局勢,朝鮮半島出現和平曙光,反而是臺海局勢逐漸升溫,大陸是否有期待下一次兩岸領導人會面可以讓兩岸撥雲見日?謝謝。[10:29]

  [馬曉光]:大家都已經注意到,昨天外交部已經就朝美首腦會談表明瞭中國政府的立場和態度。臺灣問題完全是中國內政,與朝美關係性質截然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實現了歷史性會晤。彰顯了兩岸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民進黨當局上臺以後,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導致兩岸關係嚴重倒退。兩岸關係是否能夠撥雲見日,關鍵要看民進黨當局對待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態度,儘早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兩岸關係就能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10:31]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在日前舉行的海峽論壇上,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提出兩岸未來通學、通婚、通就業的新“三通”的説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謝謝。[10:31]

  [馬曉光]:大家也都知道,隨著兩岸往來的密切,兩岸同胞通婚的現象日益增多,大陸這些年積極出臺相關政策,為臺灣同胞來大陸就學、工作提供便利的待遇。我想大陸方面已經走在了前面。如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直接的或者雙向、全面的所謂的“新三通”,我看臺灣當局要做出努力。[10:32]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現在傳出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會在8月時訪問巴拉圭過境美國,美國國會有議員提出邀請蔡英文到美國國會去進行演講。請問國臺辦對這件事情有什麼評論?[10:33]

  [馬曉光]:我們一貫以一個中國原則對待臺灣的對外交往問題。堅決反對任何企圖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臺灣獨立”的行徑。[10:33]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日前新黨青年成員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申請前往大陸參加第十屆海峽論壇,遭臺當局拒絕,請問您有何評論?[10:34]

  [馬曉光]:大家知道,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無所不用其及地打壓主張兩岸統一的人士。就在剛才我們看到消息,民進黨當局試圖以所謂“防衛安全罪”對他們進行起訴。我想,這樣一種喪心病狂的行為,必將受到兩岸同胞的一致反對和譴責,當然也阻擋不了兩岸各界民眾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民意和兩岸交流的歷史趨勢。[10:34]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臺灣青少年目前逐漸掙脫了“臺獨”意識的捆綁,已經開始意識到兩岸關係的好壞關係到自己的生活,而與此同時,臺灣當局開始打壓兩岸青創交流,甚至阻撓臺生到大陸升學,以至於臺灣青年人現在變成了最不滿意臺灣當局執政的群體之一,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10:35]

  [馬曉光]:我完全同意你的評論。[10:36]

  [香港中評社記者]: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6月2日公開表示,美國國防部將堅定以利於與臺灣合作、為臺灣提供必要的軍備和防衛服務,請問發言人有何評價?[10:37]

  [馬曉光]:我想這是個老問題。國防部和外交部都分別做出了回應,我再次強調,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和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美方應該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10:39]

  [環球網記者]:近來臺灣水果豐收且銷路不暢,導致價格暴跌,尤其是香蕉過剩,不少蕉農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爛在地裏,而臺軍據稱每一餐都在吃香蕉。對此島內有輿論認為改善兩岸關係才是根本之道,請問發言人對這種現象如何評論?謝謝。[10:40]

  [馬曉光]:大家都知道,在2008年到2016年期間,兩岸雙方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共同致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包括對臺農産品的採購、合作暢旺,兩岸民眾特別是臺灣民眾得到了實惠。但是民進黨執政以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縱容支援“去中國化”的“漸進臺獨”活動,限制兩岸交流,而且拼命削弱兩岸同胞之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各種聯繫,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方面面的成果受到損害,必然傷害臺灣同胞的利益。揚湯止沸不如去薪。如果民進黨當局在承認“九二共識”這個原則問題上有明確的態度,兩岸交流中的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兩岸關係好,臺灣同胞才會好,這是一個簡單而樸實的道理。[10:40]

  [北京日報記者]:面對臺灣經濟的困局,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日前在一次活動上建議蔡英文當局重啟兩岸服貿協議,幫助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10:41]

  [馬曉光]:事實已經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正確的方向。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雙方通過協商談判,來共同推動包括兩岸經濟合作在內的各項事宜,是互利雙贏之道。當然,當前兩岸的協商停擺,已經簽署的協議難以生效,責任在民進黨當局。[10:41]

  [人民政協報記者]:延續關於農産品的問題。我們發現近日有民進黨的“鐵票倉”之稱的南臺灣地區,有民進黨原來的支援者挂出寫著“民進黨不倒 臺灣不會好”的橫幅,以示臺灣民眾對臺當局目前兩岸政策的不滿,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謝謝。[10:42]

  [馬曉光]:我剛才講過,兩岸關係好,臺灣同胞才會好,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我想,他們的利益福祉受到損害,表達內心的憤怒,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10:42]

  [台灣網記者]:第十屆海峽論壇,臺灣人才就業創業及實習見習廈門對接會9號在廈門舉行,吸引了300多名臺灣專才與臺生與會。此次對接會首次配套提出了臺生暑期實習計劃,滿足了臺生多渠道的鍛鍊需求。暑期將至,請問發言人還有哪些臺生暑期實習計劃將落地?[10:46]

  [馬曉光]:謝謝你提起這個話題,我也順便介紹一下今年臺生暑期實習的相關情況。[10:47]

  [馬曉光]:今年我們繼續實施“第三屆臺灣青年暑期實習計劃”。經過協調有關部門、地方和企業,為臺灣青年提供了約600個暑期實習的名額。這次實習活動在職位分佈上有三個特點:一是職位所在地分佈比較廣,從東北到華南的一、二線城市都有崗位提供;二是行業類別多,職位涉及金融網際網路等多個熱門行業及設計、文創等臺灣的優勢行業;三是企業的類型全,有大型國企總部、初創公司,還有中小民營企業,都有崗位發佈。[10:47]

  [馬曉光]:5月14日,臺生已經開始登錄台灣網“青年公社”這個平臺來投遞簡歷,截至6月5日,共有550位臺灣學生投出了簡歷。這550位臺生中,在臺灣高校就讀的有340余位。目前,企業正在進行簡歷篩選和面試工作。這只是一小部分,除此之外,我們各有關部門、有關地方和企業也紛紛各自推出面向臺灣青年的暑期實習計劃,可以預期,今年臺生來大陸實習將再現盛況。[10:48]

  [環球網記者]:日前有美國智庫研究員宣稱,臺灣海峽是公海,美國有航行和飛越的自由,而美國若派軍艦通過臺灣海峽可提醒中國和全世界,臺海是國際公海,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10:49]

  [馬曉光]:我們剛才已經講過,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美方應該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慎重處理涉臺問題,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10:49]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我們知道,因為害怕所謂的“斷交潮”,臺灣當局近日頻頻與所謂“友邦”接觸,但是往往收到對方關於援助其經濟發展的要求,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10:50]

  [馬曉光]:這説明兩點,一是一個中國原則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二是臺灣當局具體説是民進黨當局才是金錢外交的從事者。[10:51]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由於兩岸關係遇冷,大陸游客赴臺遊熱情銳減,臺灣相關部門近日推出了大陸居民赴臺遊的一系列優惠措施,但是依舊未能提升陸客赴臺的熱度,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謝謝。[10:51]

  [馬曉光]:我們多次講過,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曾經有過一個積極健康發展的態勢。造成今天赴臺旅遊的規模和人數急劇下降的局面,原因是眾所週知的。所以,解鈴還須繫鈴人,還是那句話,兩岸關係好,臺灣同胞才會好。[10:51]

  [馬曉光]:發佈會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光臨。[10:52]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