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震驚!該國前首相為了撈金竟淪為小丑

2023-05-25 09:0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首相生涯時長惜敗給一顆生菜的特拉斯女士這幾天再次登上了媒體頭條,成功“翻紅了”!

  這個上任三周就親手蒸發英股票和債券市場至少5000億美元的前首相,這個搞不清別國領土主權歸屬的前外交發展大臣,這個一手把國際貿易部(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IT)打造成“特拉斯社交媒體宣傳部”(Department of Instagramming Truss, DIT)的前國際貿易大臣,現英議會后座議員被臺灣當局和“遠景基金會”奉為座上賓,侃侃而談地大秀自己對國際政治的“深刻理解”。

  特拉斯女士對國際形勢的看法可謂“無比犀利”,精準拿捏了20世紀50年代的最前沿國際關係思潮。在她的眼裏,聯合國安理會是靠不住的,世界貿易組織也是靠不住的。“經濟北約”應該加緊推進,冷戰時期的貿易政策也值得考慮。且不説種種過時謬論,最讓筆者咋舌的是她缺乏基本外交常識。比如説特拉斯女士認為安理會靠不住竟是因為“當前安理會主席國是俄羅斯”,不知道7月英國成為輪值主席國時,安理會是不是又靠得住了。更誇張的是,特拉斯女士在演講中對臺灣當局的“領導力”大加讚賞,姿態之低、語氣之諂媚,令英倫民眾大呼實在有損英國國格。

  據臺灣媒體爆料,特拉斯是臺灣“遠景基金會”花大價錢請來的。該基金會近期運作了一系列民進黨當局對外勾連的活動,燒的都是臺灣納稅人的錢,僅這一場就讓特拉斯賺夠數萬英鎊。在英國民眾薪資漲幅跑不贏高通脹、負擔不起高企能源帳單的當下,筆者願本著最大善意,猜測特拉斯女士每年從英政府領取的11.5萬英鎊首相終身津貼(儘管只做了44天首相)都用來償還她的“迷你預算”對英國人民造成的鉅額損失了,否則很難理解她為何還要貪得無厭地跑去賺臺灣的錢。臺灣網友對這個過氣政客公費旅遊、千里撈金的做法也頗有微詞,紛紛表示民進黨這錢花得“性價比太低”。

  而且英國國內似乎對特拉斯的政治表演並不感冒。英政府為撇清關係,趕緊表示這是“一個非政府成員的私人公民獨立旅行決定”。她的保守黨同僚也説,這“將導致英國政府與中國的關係更趨複雜”。英《獨立報》稱,特拉斯的訪問引發了爭議,保守黨高層警告説,這有可能削弱蘇納克首相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新政治家》雜誌則直白地點出,特拉斯竄臺是一個失敗政客試圖洗白自己。

  當然,英國網友們的措辭就不像政府官員和媒體那樣留情了。當特拉斯驕傲地在她最熟悉的陣地——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傳她的演講時,評論區幾乎完美地詮釋了何為英式幽默,讓筆者好好地上了一堂語言課:“你為什麼對著個棺材(指特拉斯推特配圖的講臺)講話?”“真心希望臺灣收留她。”“我覺得特拉斯應該退錢,但願給過臺灣收據。”“請你儘快尋求幫助,我推薦你去個專科診所。”“我很同情臺灣,光是特拉斯來就夠尷尬了,何況她還要講話。”“特拉斯到了臺灣島,準備再搞垮一座島。”

  也許正如外交部和國臺辦發言人所説的那樣,“英國個別過氣政客拿臺灣問題刷存在感,不過是為了撈取個人政治私利”,“民進黨當局收買下了臺的反華政客到臺灣上演一齣出‘倚外謀獨’的鬧劇,無論怎麼折騰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也撼動不了一個中國的國際格局。”特拉斯的嘩眾取寵,反映的是內心深處對自己“過氣”的擔憂,是對不擇手段積累政治資本的深深執念,更是對昔日政壇的無奈留戀。

  不過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再多口號也改變不了她作為“民主逗士”收錢賣笑的事實。不知道這幾天特拉斯女士在臺灣忙碌撈金的同時有沒有空看看新聞裏“小丑竟是我自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