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李義虎:“一國兩制”“九二共識”是大陸對臺兩次重要讓步
中國臺灣網2月27日訊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2023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義虎近日接受香港中評社採訪時,就“兩制”臺灣方案、遏制“臺獨”分裂勢力等分享觀點。
李義虎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大陸方面對臺灣方面曾經有過兩次重大讓步,一次是提出“一國兩制”,還有一次是達成“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的參照係是“一國一制”,臺灣反對“一國兩制”,難道是要“一國一制”?“九二共識”則採取戰略模糊的處理方式,是當時兩岸兩會談判的智慧產物。
李義虎表示,民進黨當局扭曲了許多歷史事實,有許多刻意的污蔑化解釋,我們要將大陸對臺政策的發展脈絡和實質跟臺灣民眾講清楚,需要做許多理論工作和政策解釋工作。
對于探索“兩制”臺灣方案,李義虎指出,這種探索不僅僅是大陸單方面的事,需要兩岸共同努力。他並指出,照顧臺灣同胞利益福祉會是未來對臺灣方案設計的重要內容。
對于大陸持續加強運用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打擊“臺獨”分裂勢力,推進祖國統一進程,李義虎表示,目前,大陸已經公布了兩批“臺獨”頑固分子清單,這是運用法治方式治理兩岸關係的體現,已經產生了較好的效果。今後,大陸在依法遏“獨”方面還會有一些新的舉措,工具箱里還有許多其他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將“臺獨”頑固分子與一些有錯誤言論的人加以區分,我們的法律武器瞄準並集中打擊的是一小撮頑固“臺獨”分子。
此外,李義虎認為,大陸在“治惡”的同時,也要“揚善”。對于承認“九二共識”、積極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對兩岸交流做出貢獻的人士應當予以獎勵。
外部幹預是有礙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因素。二十大報告在論述“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時強調,“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幹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
李義虎指出,2023年臺海局勢的特點之一是,在美臺勾連中,美國或會處于更主動的位置。二十大報告在論述中將“外部勢力幹涉”放在“‘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前面,意味著未來在反分裂反幹涉的雙反鬥爭中,會把反幹涉鬥爭看得更重,並加以戰略應對;也意味著臺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可能會引發更大、更頻繁的波折。
李義虎表示,拜登政府事實上繼承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戰略定位,要同中國進行高強度的戰略競爭。投射到臺海政策上主要表現為,拜登政府會加強對臺灣問題的幹預,打“臺灣牌”會更頻繁、出手會更重。我們必須對此加以戰略應對,以削弱或逐步消除外部幹預對臺海和平穩定的影響。我們“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勾勒出“和平統一”是第一選擇,使用武力是最後選擇。此外,在兩者之間,還有許多選項,比如,可能是和平方式和武力方式相結合而產生的若幹選項。(編輯/李寧 審校/李柏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