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兔變”中的兩岸交流融合是喜是憂?

2023-01-18 23:1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新春讓人充滿期待,在兔年即將到來之際,中華兒女普遍熱切期望兩岸未來可以盡快全面恢復正常關係,在交流融合上“兔”飛猛進。而要實現這一良好的願望,就需要兩岸同胞攜手同行,堅決反“獨”、反“抗中”政策,進一步為兩岸和平發展獻智獻力。

  大陸:維護臺灣民眾福祉 以最大誠意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自2018年起,大陸先後推出了一係列惠臺政策,當中包括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助力臺胞臺企發展的“11條措施”、“農林22條措施”,以及擴大開放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設個體工商戶的政策,助力臺胞臺企共享更多大陸發展機遇。據了解,臺企在大陸A股上市數目已近60家,在大陸農業及食品業領域累計投資超過了一萬家。過去十年兩岸貿易額更翻了一番。

  除了經濟交流之外,兩岸各領域交流依然取得突出成績。盡管民進黨當局不斷幹擾臺灣民眾到大陸參與交流活動,但正義和民心所向的事,是不可能完全阻隔的。2022年兩岸在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基層、青年、少數民族、宗教和民間信仰等多領域持續舉辦的交流活動,累計已超過1000場次,充分體現了兩岸各領域交流內在需求強、發展空間大的特點。

  而在兩岸交流活動中,青年交流更有著獨特的意義,可以進一步促進兩岸青年心靈契合,為兩岸和平發展、為促進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持續注入強勁動能。為迎合不同青年對象的需要,大陸方面不斷推進青年活動主題多樣性。以2022年12月在深圳舉辦的第一屆海峽兩岸暨港澳電競聯賽總決賽為例,由于賽事吸引,過去從來沒有踏足大陸的臺灣青年也實現了“零的突破”來到深圳參賽,從而讓這些臺灣青年朋友可以親身感受到大陸送上的溫暖和深圳的高速發展,並為兩岸青年在電競領域上加強交流和增進友誼搭建了重要平臺。

  可以說,在兩岸關係發展中,不管風吹浪打,大陸一直致力于維護臺灣民眾福祉,以最大誠意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並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扎實推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融合。

  臺灣:兩岸交流的民意阻擋不住 民進黨當局仍會不斷制造麻煩

  然而,民進黨當局卻不斷擾亂兩岸的正常交流合作,不惜陷兩岸交流于停擺狀況。不過,他們罔顧臺灣廣大民眾訴求與利益的做法,早已引起島內強烈反彈。在臺灣地區的強大社會壓力下,民進黨當局心不甘、情不願地在某些交流領域稍有放松。“小三通”就是其中一個例證:臺灣地區民間要求全面恢復“小三通”的情緒高漲,民進黨當局在巨大壓力下唯有提出分階段實施,也算是有所啟動。

  深化兩岸交流,加強兩岸經貿和各領域合作,是包括廣大臺灣同胞在內的兩岸人民的強烈願望,“青山擋不住”,相信在兔年里臺灣地區民眾追求兩岸進一步發展,以及加強交流、合作的呼聲,將會更加強烈。

  不過,仍不死心的民進黨當局恐怕將在控制言論和大陸信息流通方面繼續耍花招。因為其民意支持度已不斷創新低,“穩住民心”已黔驢技窮,唯有妄圖通過控制言論和大陸信息流通,繼續蒙騙和誤導臺灣地區廣大民眾。

  2022年12月5日民進黨當局宣布抖音或TikTok是危害臺灣地區信息安全的產品,因而禁止公共部門與公務員使用,不排除下一步會把限制范圍擴至一般民眾。在臺灣地區廣受歡迎的大陸社交媒體,卻被披著“民主和自由”外衣的民進黨當局逐步以荒誕的理由硬性封殺,一葉知秋。

  民進黨當局粗暴幹涉新聞自由、打壓言論自由,已是慣技。2020年中天新聞臺換照被拒,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忍不住表示此舉有非常嚴重的後遺症,並稱民進黨當局千萬不要在言論自由的領域令人感到遺憾。然而2022年5月,在香港注冊的鳳凰衛視臺北站,也因與民進黨當局不同調而被迫關閉。民進黨當局一連串打壓不同聲音的卑劣手段,估計在2023年將會繼續施展,以求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上佔領輿論優勢。

  綜合而言,加強兩岸經貿和多領域交流合作的訴求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在強大的社會力量推動下,民進黨當局也許會變通處理,因此部分領域合作可望破浪前行。但令人憂慮的是,民進黨當局仍然會不斷制造兩岸麻煩,甚至會引致不確定變化,尤其在操控言論和限制大陸信息流通方面,為阻擋臺灣地區民眾正確了解大陸情況,將會不擇手段,奇招盡出。“兔變”中的兩岸交流融合將會是有喜有憂。 (文/劉紅、薛超,審校/王博偉)

[責任編輯:李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