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順勢而為!看懂臺島周邊首次全要素軍事行動的10個突破

2022-08-08 09:23:00
來源:玉淵譚天
字號

  最近,中國網友都成了軍迷。

  佩洛西竄訪台灣後,人民解放軍進行了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

  這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也讓眾多中國網友高呼,這下真正明白了什麼叫順勢而為。

  更重要的是,這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的諸多突破,會對臺海局勢,産生長遠的影響。從突破中,才能看到這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的真正意義。

  8月5日,10余艘驅護艦艇在臺島周邊海域進行實戰化演練。

  這是一張東部戰區海軍某艦官兵在臺島周邊海域觀察瞭望的圖。在這張圖上,臺灣島的海岸線和島上的山脈,清晰可見。

  權威軍事專家告訴譚主,人民海軍艦船一般不離臺灣島海岸線這麼近,這次是一個突破。

  人民海軍出現在這裡就傳遞了一個信號:

  沒有什麼所謂“臺灣領海”,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海軍,是在自己的領海航行。

  照片上,還出現了一艘舷號為935的艦船,是臺灣省的“蘭陽”號護衛艦。上世紀90年代初,臺灣省向美國海軍租借了數艘“諾克斯”級護衛艦,“蘭陽”號,就是其中的一艘。

  這艘艦船在美軍服役了23年後,被移交給了臺灣省。在臺灣省,它又服役了27年,這其中,事故不斷。

  根據臺媒報道:

  2017年,“蘭陽”號因受撞擊,舷尾受損導致進水。2019年,“蘭陽”號在整修時發生火災。

  幾經折騰下,“蘭陽”號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這樣一艘鐵銹斑斑的“老古董”,仍是臺灣省的主力艦艇之一。

  “臺獨”分子“以武謀獨”的憑仗,並不入眼。

  8月5日,東部戰區空軍持續出動殲擊機、轟炸機、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等多型戰機赴臺島周邊實施實戰化演訓。

  從圖上可以看到,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在目視距離俯瞰祖國寶島海岸線和中央山脈。

  權威軍事專家告訴譚主,能見度特別好的情況下,戰機的目視距離是10-20公里左右,也就是説,我們的飛機戳破了臺灣當局所謂“領空”的説法。

  值得一提的是,此輪聯合軍事行動,有來自“杜鳳瑞大隊”的飛行員。杜鳳瑞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著名的戰鬥英雄,64年前,他以一敵三,血灑長空。

  如今,作為杜鳳瑞傳人,我們的飛行員血液中始終流淌著英雄的血性豪氣,敢打敢拼,勇猛頑強。

  此輪聯合軍事行動,英雄部隊精銳盡出,敢打,必勝。

  此輪聯合軍事行動中,火箭軍實施了多型號常導火力突擊。

  從視頻畫面可以看到,東風導彈是在小山丘中的一處鄉村小道上點火升空,發射場景中還出現了塑膠大棚。

  這表明瞭東風系列導彈出色的機動能力——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就能立即發射,讓敵人防不勝防。

  除了“東風快遞”外,人民解放軍陸軍部隊還對預定海域成功實施遠端火力實彈射擊。

  “遠火”被稱為“鋼鐵暴雨”,發射後形成的密集、覆蓋式打擊,恐怕會衝擊某些人的心理防線。

  “遠火”的最遠射程,能達到300公里以上,作為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多管火箭炮系統之一,“遠火”可以輕鬆覆蓋島內目標。

  這樣的方式説話,“臺獨”分子,應該聽得更明白些。

  殲-20的鼎鼎大名,想必不用再多説。用殲-20總設計師楊偉的話説,“殲-20不是一個機型的代號,而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成就的代名詞。”

  殲-20的成功研製,直接打破了美國在隱形戰鬥機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讓中國空軍與世界一流空軍在裝備上“零代差”。美國人自己也評價,在爭奪制空權方面,殲-20和F-22猛禽戰鬥機、F-35閃電II型戰鬥機,不相上下。

  權威軍事專家告訴譚主,這是殲-20首次執行實戰背景下的任務,進行作戰性使用。這標誌著我們的軍事水準達到一個歷史高度,也意味著臺海空中優勢已經決定性、壓倒性地在我一方。

  這輪聯合軍事行動,對於殲-20的作戰性能,是次小考驗,但對“臺獨”分子的心理素質,是場大考驗——殲-20的出現,恐怕讓那些幻想“以武謀獨”的“臺獨”分子,寢食難安了。

  所謂“海峽中線”,是一條把臺灣海峽分為西北、東南兩部分的虛擬的線。在法律上,“海峽中線”從來沒有被承認過,它只是美軍在上個世紀為了作戰需要,推出的一條假想界線。

  可以看看這一次軍事演訓行動的六大區域——有五個在所謂“海峽中線”以東,還有一個,則橫跨所謂“海峽中線”。

  這六塊區域的劃定表明,臺灣海峽,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

  此前,飛越所謂“海峽中線”已成為人民解放軍的常態化演練,此輪全面跨過所謂“海峽中線”進行聯合軍事行動,將徹底擊碎某些人的幻想。

  今後,解放軍艦機會常態化地在所謂“海峽中線”以東進行訓練。

  再看這塊西北側的區域,它位於平潭島的東南部。平潭,是大陸最靠近臺灣省的地方,也就是説,這塊演習區域位於臺灣海峽的最窄處。

  在這裡進行軍事演訓行動,相當於控制了臺灣海峽。

  中國多次強調,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中國對臺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

  注意西南部和北部的兩塊區域。從圖上就能看出,它們離臺灣島很近。

  西南部的區域,距離臺灣島最近只有20公里左右。

  這個距離是什麼概念?打個比方,殲-20的最大飛行速度,是2.0馬赫,也就是每分鐘41公里。也就是説,人民解放軍此次軍事演訓行動範圍離臺灣島不到30秒。

  實現打擊,就是轉眼的事。

  並且,這一區域還是臺灣島對美、歐、亞海運的必經之地。

  北部的區域,距離臺北最近只有80公里左右。

  國防大學教授孟祥青告訴譚主,此次軍事演訓行動的範圍,是距離臺灣島最近的一次。某些人,可能連睡,都睡不踏實了。

  8月4日下午,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在對聯合軍事行動進行回應時,提到了這樣一句話,“檢驗了精確打擊和區域拒止能力”。

  譚主注意到,東北部的演練區域,靠近沖繩。

  權威軍事專家告訴譚主,駐日美軍主要集中在沖繩,如果美軍妄圖干預臺海局勢,我們東北部的演習點,就在其飛機南下的航線上。

  而南部的區域,扼守巴士海峽,這是進出南海的必經之路。

  根據衛星圖像捕捉,聯合軍事行動開始後,“裏根”號航母連夜倒退了幾百公里。

  “以武謀獨”的想法,可休矣。

  此次軍事演訓行動,是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在臺島以東設置靶場。這一區域,正對臺灣島花蓮和臺東兩個軍事基地。

  這兩個基地,被“臺獨”分子視為大後方,臺灣島東部多山,當年,臺灣當局在這裡建了所謂的“遠東最大的地下空軍基地”。

  而這個選點,恰好正面打擊“臺獨”分子的退路,徹底斷了其逃跑的念想。

  此輪聯合軍事行動,人民解放軍用了一個詞——聯合封控。

  把上面幾個區域連起來,可以看出,解放軍已經對臺灣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包圍態勢。

  美媒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還特別提到,這並不令人意外,中國早就有這樣的能力。

  人民解放軍,有決心,有能力,也有辦法維護祖國統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此輪聯合軍事行動,還首次組織航母編隊威懾演練,構建海上立體作戰體系。

  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還特別透露,一般情況下,航母編隊執行任務時,一般都會有核潛艇配合行動。

  譚主曾經在《遼寧艦最大規模演練之後,某些人不自在了》中提到過我國航母戰鬥群的配置:

  055型萬噸大驅、052D型驅逐艦,以及配合出動的核潛艇。

  這輪聯合軍事行動,這些艦船,都在。

  不同於今年以來的其他演練,此輪聯合軍事行動,首次出現了戰略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

  人民解放軍五大軍種——陸、海、空、火箭、戰略支援,在此輪聯合軍事行動中悉數亮相。

  聯勤保障部隊,負責物資以及各種資源的調控、反恐維穩、搶險救災等行動,新冠肺炎疫情中,聯勤保障部隊就堅守在火神山醫院。

  權威軍事專家告訴譚主,這支部隊的出現意味著,實戰所需兵力,應出盡出。

  最近,東部戰區首次使用動車組作為“衛生列車”,演練了傷員救治和後送。

  軍事行動,就是要做好萬全準備,確保萬無一失。

  總結這10個突破,其實能很容易看出此輪聯合軍事行動最核心的特點——全要素:

  五大軍種悉數亮相,是軍種的全要素;

  航母、殲-20、“遠火”火箭炮系統、東風導彈,是軍械的全要素;

  聯合封控、對海突擊、對陸打擊、制空作戰、區域拒止,是演練課目的全要素。

  這場全要素聯合軍事行動,清晰地傳遞了一個信號:

  臺灣問題的歷史經緯明明白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和現狀清清楚楚。

  堅決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和神聖職責。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

  逆勢而動者,只會讓我們的決心,更加堅定。

  任何國家、任何勢力、任何人,如果執意同14億多中國人民的決心作對,膽敢分裂臺灣,中國軍隊必將不惜一戰,不惜代價,堅決粉碎任何“臺獨”分裂圖謀,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這是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