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二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形成八項共識

2022-06-08 17: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華大陳同鄉總會理事長胡志偉宣讀研討共識。(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6月8日北京訊 2022年6月7日至8日,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和臺灣統派團體共同主辦、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承辦的第二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在北京市舉行。海峽兩岸有關方面、黨派團體負責人和代表、專家學者及臺胞臺青代表120余人出席。與會嘉賓圍繞“歷史新方位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主題,就“新時代與國家統一”、“新征程與兩岸融合”、“新願景與青春逐夢”三項議題展開交流研討,形成重要共識。

  一、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民族復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期盼。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交織影響,兩岸同胞要同舟共濟,立足歷史新方位,奮進歷史新征程,把握歷史新機遇,應對歷史新挑戰,勠力同心,推動實現民族復興之夢、國家富強之夢、人民幸福之夢,共用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和榮光。

  二、珍視捍衛“九二共識”。30年前兩岸雙方達成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岸同胞要倍加珍惜,堅決反對任何歪曲、否認“九二共識”的謬論,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

  三、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絕路。兩岸要和平、經濟要發展、生活要改善,是廣大臺灣同胞發自內心的呼聲。“臺獨”勢力及其分裂行徑是造成臺海形勢複雜嚴峻的根源,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兩岸同胞絕不能也絕不會讓其得逞。要與“臺獨”分裂勢力做堅決鬥爭,維護兩岸關係發展成果和祖國和平統一前景。

  四、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裏事,由兩岸中國人自己解決,不容外部勢力干涉。堅決反對美國等外部勢力在兩岸中國人之間挑撥離間,縱容慫恿“臺獨”勢力“謀獨”挑釁,將臺海推向危險境地,以犧牲廣大臺胞的利益福祉甚至生命為代價,阻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五、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踐。有關政策措施要持續走深走實,從生活便利、事業發展等多方面增進同胞福祉親情。充分發揮新興網路平臺交流能量,建立兩岸同胞共同的“生活圈”、“事業圈”、“朋友圈”,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兩岸人文交流,不斷深化同胞心靈契合。堅決反對“臺獨”勢力借疫情搞政治操弄,維護兩岸同胞健康福祉。

  六、強化兩岸共同歷史記憶。追求統一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進程的主旋律。兩岸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兄弟。歷史和事實反覆證明,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今年是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360週年,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強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認識和祖國意識,導正被“臺獨”勢力扭曲的歷史觀,引導臺灣青少年遠離“臺獨”意識,喚起臺灣同胞集體覺醒。

  七、探索統一後臺灣治理方式。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的歷史定論。要講清楚統一的好處,為統一振臂齊呼;要付諸實際行動,為統一身體力行。兩岸各黨派、團體、人士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共同協商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探索統一後愛國統一力量在臺灣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臺灣安定繁榮、增進臺灣同胞利益福祉等問題。

  八、擔當民族復興的青年責任。青年者,國家之魂。兩岸青年要深刻把握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共擔歷史責任,將個人發展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偉大事業中,在為國家和民族奉獻中立身、立心、立命,在應對各種挑戰中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志氣、底氣,在投身民族復興的奮鬥中追夢、築夢、圓夢,以青春之我書寫精彩華章。(編輯/滕丹丹 審校/房琳琳)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