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銘記不朽功勳 致力統一偉業

2022-06-08 10:4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20世紀中葉,有一批身在臺灣的年輕人,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為了信仰和理想,為了追求祖國統一而不懈奮鬥。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他們從容赴難,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在寶島唱響一曲慷慨悲歌。

  隨著《血沃寶島——中共臺灣英烈》一書的出版問世,那段塵封的歷史首次被揭開。該書通過展現一批中國共産黨在臺犧牲革命英烈的生平事跡和活動史料,再現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在近日于北京舉辦的《血沃寶島——中共臺灣英烈》出版座談會上,在臺犧牲烈士後人、專家學者等各界人士表示,梳理這段“紅色往事”,不僅讓人感悟臺灣與祖國的命運相連,更讓人體察到中國共産黨與臺灣同胞的血脈聯繫。先烈們的事業後繼有人,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實現。

  一首壯歌

  描寫中共地下工作者的電視劇《潛伏》在主人公余則成赴臺後劃下句點,“余則成們”到臺灣後發生了什麼?翻開《血沃寶島——中共臺灣英烈》,本書出版方之一、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陳鵬鳴找到了答案,並大受震撼。

  抗日名將吳石受中共領導,隱蔽在國民黨軍中先後擔任中將、參謀次長。1950年3月,吳石因身份暴露被捕入獄,慘遭酷刑折磨而致一隻眼睛失明,但他始終堅貞不屈,臨刑前留下令世人欽佩和動容的絕筆:“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

  善於經商的劉光典生活原本十分優渥,“座上有佳賓,家中有賢妻,膝下有兒女,手中有黃金。”入黨之後,他主動將做生意賺到的美元和黃金交給黨組織,用來支援革命鬥爭。他多次往返臺灣、香港執行秘密任務,身份暴露後藏到臺灣深山老林,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堅持鬥爭3年多,直至被捕入獄、壯烈犧牲。

  共産黨員林正亨出身臺灣地區五大名門望族之一的霧峰林家。被捕之後,面對眾多社會賢達聯名具保,他毅然拒絕屈服而慷慨赴死,臨刑前高呼“祖國萬歲”“人民萬歲”!

  朱楓、張志忠、鐘浩東……無數中國共産黨人和革命志士,為祖國統一和臺灣人民的解放,甘願把自己的鮮血灑在寶島臺灣。陳鵬鳴動容地説:“‘天地英雄氣,韆鞦尚凜然。’他們的英雄事跡和閃亮名字,永遠閃耀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上。”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衛星在座談會上感慨道:“這些特殊的共産黨人,是在天亮之前和剛剛天亮時,帶著光明折返黑暗的逆行者。面對被捕殺頭,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活,絕不叛黨出賣組織和戰友。這是何等的犧牲精神!”

  一部教材

  由於兩岸長期隔絕,特別是當年地下鬥爭的殘酷性、特殊性、複雜性,中國共産黨人和革命群眾在臺灣英勇鬥爭的歷史、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高尚情操和犧牲精神,一直鮮為人知。如今《血沃寶島——中共臺灣英烈》一書成功出版發行,很多內容首次披露,讓在臺犧牲英烈後人十分感動。劉光典烈士的兒子劉玉平認為,這不僅是對在臺灣犧牲的革命先烈的緬懷與告慰,更是一部生動而充滿精神力量的優秀教材,對鼓舞后人學習先烈的優秀品質,為促進祖國統一而繼續奮鬥有著重要意義。

  “本書編者查閱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檔案,走訪了許多英烈後人,真實再現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臺灣同胞浴血奮戰的光輝歷史。書中一個個真實生動、充滿細節的小故事,蘊含著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最生動、最鮮活、最有説服力的教科書。”陳鵬鳴説,《血沃寶島——中共臺灣英烈》一書出版之後,他們還將全力做好該書的宣傳和發行工作,讓更多的讀者了解這本書、閱讀這本書,使其發揮更大的社會作用。

  該書編寫組副組長、國臺辦交流局一級巡視員王明鑒介紹,在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鬥爭中,被日本殖民當局逮捕的臺灣地下黨員和革命群眾超過400人,被判刑和犧牲的近70人。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被國民黨當局判刑的中共黨員和革命群眾超過7550人,被判死刑的超過1100人,還有很多地下黨員和革命群眾被秘密殺害。“在編撰過程中,編寫組成員一次次被先烈的英雄事跡所震撼,有時甚至心潮澎湃,淚水不禁滴落鍵盤。”他表示,本書是反映在臺犧牲革命英烈生涯系列叢書的第一本,僅收錄31位先烈的革命事跡。接下來將進一步搜尋歷史資料,編撰出第二本、第三本書,還原歷史真實,傳承紅色基因。

  一種精神

  “今天,對革命英烈最好的致敬,就是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對革命英烈最好的紀念,就是把先輩們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在座談會現場,陳鵬鳴這番感悟,成為與會人士的共鳴。

  “那些鬥爭在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長期經受特殊殘酷的意志考驗。一個地方解放了,他們中的很多人還來不及呼吸一下和平的空氣、享受一天安逸的生活,就迅即奔赴到下一個待解放的風險之地。”王衛星説,這種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的犧牲精神,成為支撐這些共産黨人為了祖國統一大業,前仆後繼不計名利罔顧生死的精神支柱,在當下特別有啟示意義。“我們是沐浴著無數先烈的榮光走進新時代的,我們也將在先烈奠基的道路上走向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我們一定要對得起先烈,走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早日實現祖國統一。”他表示。

  血沃寶島的仁人志士雖已無聲長眠于歷史長河,但他們為之奮鬥、為之流血犧牲的崇高事業一直後繼有人。臺灣地下黨員李蒼降的孤女黎紅(後改名李素慧),在國民黨當局的牢房中誕生,從小經受困苦生活的磨礪,長大後以優異成績考取臺灣大學醫學系,曾任臺灣女醫師協會理事長,一直活躍在島內反“獨”促統運動中,為祖國和平統一鼓與呼。得知《血沃寶島——中共臺灣英烈》出版,她在臺灣專門錄製了一段視頻表示祝賀,希望激勵更多人接過歷史接力棒,早日實現父輩先烈們的遺願,那就是“中國統一、中國富強”。

  “無論臺海形勢怎樣複雜變化,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在臺犧牲革命英烈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的精神,奮力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王明鑒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