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胞三姐弟用畫筆勾勒鄉愁

2022-06-08 10:3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福州6月7日電 (記者 閆旭)一株茂盛的榕樹旁,鍋邊、魚丸、海蠣餅等福州傳統美食誘人。15歲的滕錦雯畫筆下的連江鍋邊店,帶著撲面而來的地方生活氣息。

  在滕錦雯看來,鄉愁不一定是“饞”,但是“饞”能引起濃濃的鄉愁。她告訴記者,在臺灣讀幼兒園和小學時,每年寒假爸媽會帶她回連江奶奶家過年,那是一年中最開心的時候。

  “在村裏和小夥伴打成一片,纏著奶奶帶我們去縣城吃魚丸和海蠣餅。”滕錦雯説,“我以前總覺得,再美味的食物都不如家鄉美食那麼香。”

  滕錦雯來自一個臺灣的五口之家,祖籍地在福建福州連江縣,她和妹妹錦怡、弟弟祖堃分別在臺灣的北、中、南部出生。父親滕用慶過去在臺灣從事餐飲業,開著移動餐車“從北到南,跑遍了全臺大街小巷”。

  2014年,在福州的親人告訴滕用慶,大陸經濟正飛速發展、可以回來闖一闖,他毅然結束臺灣的生意,舉家回到大陸工作、讀書、生活。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首場巡展正在福州舉行,280幅兩岸少兒優秀作品展現了孩子們對“家”的不同理解。這項連續舉辦多年的畫展為兩岸少年兒童增加了以畫交流的機會。

  喜愛繪畫的滕家三姐弟都有作品在此屆大展中獲獎並展出。孩子們分別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和記憶,畫出鄉村生活場景,勾勒出兩岸鄉愁。

  在滕錦怡的畫裏,榕樹也是福州標誌性元素。榕樹旁、倉庫裏,一位老人正忙著搬酒桶,這是孩子們的奶奶。“老家倉庫裏有很多溫馨的回憶。”滕錦怡説,每次過年回到連江,奶奶早已釀好了香甜的米酒。

  記憶裏,奶奶總是忙裏忙外,滕錦怡熱衷於和奶奶一起備年貨、貼春聯、挂燈籠。“在臺灣上學的時候,一放寒假我就盼著過年,回到家就能見到奶奶。”她説,這次的畫展不久後也會到臺北、高雄等地巡展,希望臺灣小朋友能從她的畫中感受到家的溫馨。

  作為家裏老幺的滕祖堃,畫筆更為稚嫩。他畫的是最喜歡的一家連江魚丸店,店員正在廚房忙碌。

  “‘堃’有‘土地’的意思,希望他有大地一樣的胸懷;還有‘乾坤’的意思,希望他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放棄,努力扭轉乾坤。”母親鄭敏向記者解釋小兒子的名字,“總結起來就是希望他念祖思鄉,做個腳踏實地、頂天立地的中國男兒。”

  通過鼓勵孩子們參加海峽兒童畫展,滕用慶夫婦希望他們從小就能理解“兩岸一家親”,知道“飲水思源不忘故土”。

  近日,記者來到福州晉安區保利香檳小區採訪滕用慶一家,他們是在榕就業創業臺胞公共租賃住房的首批住戶之一。“這裡環境好、交通便利,房租很優惠,只有市場價的七折。”滕用慶説,福州對臺胞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在這裡創業、一家人在這裡生活都沒有了後顧之憂。

  2018年,滕用慶一家人都辦理了臺灣居民居住證,假期裏“持證”去遊玩變得非常方便。不久前,家裏每個人又在廈門銀行辦理了銀行卡,通過臺灣居民居住證等相關證件,像大陸居民一樣只要十幾分鐘就可以領到卡。

  “真的享受到同等的便利。”滕用慶感嘆。“而且現在有臺胞專屬的線上薪資匯薪服務‘薪速匯’,我們把完稅的收入匯給臺灣的家人便捷迅速,不用手續費。”他説。

  從臺灣來到大陸後,滕用慶先後在武漢、南京、福州等地從事餐飲業、漁業。在他看來,大陸在産業、科技、經貿等方面都有巨大發展潛力,且有一系列惠及臺胞的政策措施,給臺胞紮根大陸帶來實惠和便利。

  近幾年,不少臺灣親友也萌生到大陸發展的念頭,並詢問滕用慶的意見,他都會耐心解答,並鼓勵對方來試試看。

  “大陸經濟環境不錯,人多地廣,創業機會多、成功概率大。”滕用慶説,“相信我們一家人在這裡可以一起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