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青的“後冬奧時代”:志願服務不息,北京冬奧精神永續

2022-04-19 08:5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 題:臺青的“後冬奧時代”:志願服務不息,北京冬奧精神永續

  作者 朱賀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落下帷幕已有月余,參與賽會及城市誌願服務的多位臺灣青年志願者已回歸日常生活。

  近日,多位志願者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臺灣青年親歷這場盛大的國際體育賽事,倍感光榮;“後冬奧時代”,他們將從自身專業所學出發,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延續“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

  李致陽:講好“冰雪”故事,延續榮耀時刻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臺生李致陽,在冬奧期間擔任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的禮賓助理,是國際嘉賓步入“鳥巢”後首先見到的志願者,“我們必須在第一時間進入工作狀態,同時確保各環節萬無一失。我們不僅是學校的門面,更是國家的門面。”

  緊張而榮耀的志願者時刻已深留李致陽記憶中,作為清華大學博士生講師團的成員,他將在校園的思政課堂上講好冰雪故事,延續北京冬奧精神。他向記者介紹,“學校非常支援我們做冬奧相關的思政課,希望接下來延續‘冰雪’思政課的理念,延伸到後續生活中,持續發展、持續昇華。”

  李若筠:接待家鄉隊,溫暖、親切、難忘

  “我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冰雪語者’,”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臺生李若筠,在冬奧期間擔任參賽代表團助理。在她看來,在冰雪世界裏,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做一名語言使者,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

  過去兩個多月,李若筠都在延慶冬奧村度過。其間,她接待了家鄉隊,這段經歷讓她印象深刻,也倍感親切。“我們可以快樂溝通,會開玩笑,我會為他們加油打氣,留下了很多溫暖、親切、難忘的時刻”。

  如今志願服務暫告一段落,但這段經歷已成為李若筠人生中重要的實踐課。她感謝這樣一個有深度有廣度的志願服務平臺,讓她學到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她期待未來繼續參與冬奧相關、志願服務相關的活動,傳承北京冬奧精神,“為自己人生這本書,寫下不一樣的篇章”。

  羅芷盈:青年力量崛起,中國未來可期

  2月15日晚,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為中國隊斬獲第六金的男子單板滑雪選手蘇翊鳴剛剛結束頒獎儀式。三米外的馬路對面,北京中醫藥大學臺生羅芷盈站在閉環外,和這位站在閉環內的冬奧冠軍相互揮手,難掩激動之情。

  羅芷盈在冬奧期間擔任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的賽事服務助理,數次親眼見證頒獎現場。她回憶,看著蘇翊鳴激動與身旁朋友相擁,她意識到冠軍也是個與自己年紀相倣的青年;當這位青年向大家揮手分享喜悅時,雖然什麼也沒有説,“但我仿佛看到青年力量崛起,中國未來可期”。

  接下來,羅芷盈將參加北京冬奧相關宣講活動,傳播在冬奧中體悟到的精神與感受,分享所獲得的溫暖。她告訴記者,“這段經歷讓我真正體會到何為‘在付出中收穫快樂’。”(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