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高雄口譯員到成都書畫家 臺灣姑娘在大陸華麗“轉身”

2020-11-16 08: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18歲時我去了一次北京,當時就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來大陸發展。”11月中旬,成都天府新區“知遇齋”書畫工作室內,蕭琬融正為一幅工筆荷花上色。眼前這位溫婉的臺灣姑娘,5年前是高雄市的口譯員,如今是成都小有名氣的書畫家。

  蕭琬融今年31歲,臺灣高雄人,自幼學習傳統書畫。她與四川的緣分始於2010年,在高雄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中結識了一位四川書畫家,並成為其弟子。2016年,蕭琬融決定將書畫愛好變成職業,買了一張到成都的單程機票。

  “來成都之前,我想的是,要多看看大陸的碑刻、遺跡、博物館、美術館,因為在臺灣看不到。”剛來成都那兩年,她前往大陸多地尋碑問帖,尤其是西安碑林、山東泰山。

  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探訪山東徂徠山映佛岩。“沿著沒路的荒山往上爬,皮膚被樹枝劃破也顧不上。”看到山頂岩石上的北齊摩崖刻經那一刻,蕭琬融回憶,“覺得一切都很值得,爬這麼遠的山路很值得,從臺灣來大陸很值得。”

  來到成都後,蕭琬融最初將工作室佈置在浣花溪畔,緊鄰杜甫草堂。在她看來,成都充滿詩意,擁有千詩碑的杜甫草堂更是詩意厚重。“成都的書畫家特別喜歡詩詞,城市氛圍也很包容,我在這裡汲取了很多能量。”

  平日裏,蕭琬融喜歡靜心抄經,對弘體書法研習頗深,也擅重彩工筆花鳥。在成都書畫朋友的指點下,她開始向大陸各地展覽投稿,這樣漸漸闖出了名堂。

  “我贊同古人‘師法自然’的創作理念,重視寫生,注重傳承。”蕭琬融説,她是“實戰派”,要看古人看過的書,走古人走過的路,親眼看到碑刻和真跡,親身感受文化脈絡,“這些只有在大陸才能實現。”

  四川是張大千的故鄉,許多臺灣書畫家都曾來川交流,但像蕭琬融這樣直接定居成都的卻極少。對此蕭琬融告訴記者,也有臺灣的書畫界朋友想到大陸定居,“我鼓勵他們來,大陸書畫界強調創新,能夠開闊眼界。”

  如今,蕭琬融已來成都5年,早已適應這裡的生活。大部分時間裏,她都待在工作室創作書畫,偶爾也給當地小朋友教書畫,或去外地參加書畫展和文化交流活動。

  在成都,這位臺灣姑娘實現了華麗“轉身”,收穫了事業和友誼。(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