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寧波臺青林瑋信: 做連結兩岸的“緊固件”

2020-11-09 09:2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寧波11月8日電(記者 張斌 實習生 陳奕如)“我出生在臺灣,紮根在寧波北侖,這裡就是我的第二個家。”在寧波安家立業的臺灣青年林瑋信日前對中新網記者説。

  林瑋信是寧波達峰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寧波敏達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于2019年榮獲“寧波市榮譽市民”稱號。如今,他已娶了大陸的太太,也算是在寧波正式接班的臺商二代。隨著企業經營和生活不斷趨好,林瑋信説,自己上半輩子在臺灣,下半輩子會在寧波,“而且可能停留更長的時間,希望作為寧波的一份子,貢獻一己之力。”

  跨越海峽這條“溝”

  在林瑋信十來歲時,父親便來大陸創業。那時,林瑋信對大陸的印象來自於父親過年回臺灣時帶的大閘蟹。“鮮甜可口,是我在臺灣不曾品嘗過的美食,也令不少親戚朋友垂涎欲滴。父親一次只能帶回來十來只,一年只能吃上一次。我母親的朋友中有不少人祖籍在大陸,他們對江浙菜飽含感情,滿是懷念。”林瑋信説。

  上初中時,林瑋信第一次來大陸。當時,他去深圳的遊樂園發現,大陸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如臺灣整潔、便利。

  2000年,林瑋信的父親創辦寧波達峰機械有限公司,2003年投資成立寧波敏達機械有限公司,專門生産汽車所需的緊固件。2003年,大學畢業的林瑋信來到大陸,加入父親開創的事業。

  “我的許多臺灣同學都很不解,他們問‘為什麼要去大陸?’我當時用十天左右時間去了寧波、杭州、上海發現,其實只有走出書本切身體會過才知道,當時的大陸發展迅速,在城市建設上與臺灣沒有太大的差異,在市場和機遇方面比臺灣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很慶倖當時我選擇來了大陸,並選擇先工作,而不是繼續讀書。”林瑋信説。

  接過父親的“交接棒”

  來寧波後,林瑋信在公司什麼都做。在大陸,大閘蟹對林瑋信而言也不再是稀世珍寶。在大閘蟹上市的季節,他甚至可以在一週內吃上三四回,“算是飽了口福。”

  2007年後,父親開始逐漸把交接棒轉到林瑋信手中。令他一直疑惑的是——父親做緊固件,一直走的是專而精的路線。汽車零部件很多,為什麼只做緊固件?父親告訴林瑋信:“我只懂緊固件,就只做緊固件。其他的懂得不透,就不去做其他的行當。”

  2008年金融危機,緊固件行業上游材料暴漲。有從業者看到有利可圖,開始囤積材料。林瑋信説,自家企業沒有貪圖炒作,而是專心做好螺絲,賺産品的錢。“正因此,我們才沒有受傷,並在之後達成每年增長一個億的銷售增長額。”

  接班後,林瑋信結合國際同行經驗,在父親做強産品的基礎上,對企業經營做了一些創新。特別是在提升軟實力方面。比如建立在客戶和政府方面的形象和品牌,幫助客戶做好産品、進行培訓,提高産品使用效率,助其降低成本。

  此外就是申請專利並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父親正是因為太懂緊固件,反而覺得以緊固件去申請各項技術成就是不現實的。實際上,我們的技術早已達到申請專利的水準,只是沒有完成申請這最後一步。到目前為止,我們總共有四十幾件專利,整體産值銷售在10億元左右,稅收在1億元上下。”林瑋信説。

  據介紹,2019年,林瑋信的企業開啟第三工廠建設,2021年就能試生産。投産後,企業預計總産值將達30億元。

  臺灣與寧波的“紐帶”

  在林瑋信看來,兩岸在發展速度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大陸的建設發展每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令他也享受到了高速發展機遇下的好果實。

  林瑋信説,自己是臺灣人,也是寧波人。他的太太是寧波人,她喜歡聽臺灣的流行樂,收藏了很多卡帶,也認得許多繁體字。自己的兒子雖然在寧波唸書,學的都是簡體字,但是他假期在臺灣時看繁體字沒有什麼障礙。“我在大陸這麼多年,對簡體字也十分了解。這麼多年下來,我已經把自己當作了一個寧波人,也希望這座城市能夠讓生活更美好。”(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