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灣困局難解,未來兩岸關係面臨更多挑戰

2020-05-22 13:56: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昨日,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雖普遍認為亮點不多,但卻也透露出不少其後續動向。然而,不論其如何言說,以及提出多少舉措,其第二任期內的困局早已開啟,兩岸關係將面臨更多考驗。

  兩岸關係是蔡英文第二任期面臨的最大困局。由于民進黨政府至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缺乏共同政治基礎,致使兩岸關係從其第一任期開始就已持續低迷。兩岸之間的各種經濟、人員交流活動頻受衝擊,溝通聯係機制停擺,而兩岸民間的對立情緒則有不斷升高之勢。從蔡英文的就職演說看,其對化解兩岸關係僵局並無誠意,甚至還有倒退。一般而言,執政者在第二任期內由于不再有連任壓力,一般都會暴露其本心,更放手加快推進自己的行動計劃,以追求其“歷史定位”和“政治遺緒”。在2020年初的選舉中,蔡英文大勝其對手,使之自認為有八百多萬“民意”的支撐和授權。盡管這些“民意”中很多來自于多年來的“去中國化”教育,和各類媒體、社會運動的持續影響,以及民進黨在選舉中操作“芒果幹”(所謂“亡國感”),打“恐中”、“抗中”、“仇中”牌的策略,但依然會造成民進黨受臺灣民眾擁護的錯覺。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任期內的蔡政府,會否由之前只做不說的“臺獨”行動,轉為又說又做的“臺獨”行動?是否會因國際局勢和臺灣島內形勢的變化,升級兩岸之間的對抗態勢,由“漸進式臺獨”走向“激進式臺獨”?這些都是十分令人警惕的。而美國等外部勢力近年來持續向島內政治勢力釋放各種“支持”信號,也使其有恃無恐,對大陸方面的語調也日趨強硬,“挾洋自重”感愈發明顯。當然,從近期世衛大會(WHA)召開前的鬧劇,已充分體現出美國所謂“支持”的虛偽性和口惠而實不至。然而,依然需要警惕美臺之間不斷提升實質性關係的行動,警惕其種種試圖“以武拒統”的動作和觸碰兩岸關係紅線的行為。

  蔡英文執政第二任期的另一個重要困局,是臺灣的發展問題,尤其是經濟發展問題。盡管民進黨在選舉中通過成功的操作得利,但蔡政府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暴露出的問題尤其是民生問題、經濟問題都並未解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並未在臺灣肆虐,卻加重了之前已經存在的經濟發展困境。不少行業需求不振,市景蕭條。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兩岸在某些領域已出現某種程度的“脫鉤”,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觀光產業和一些消費類行業,目前臺灣實施無薪假的企業數量和人數都已創歷史新高。

  蔡英文第二任期內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困局,就是民進黨內部的派係鬥爭和爭權奪利。目前,民進黨內主要有“新潮流係”和“英係”、“正國會”係、“海派”等眾多派係。即便是目前勢力最大的“新潮流係”中,賴清德與鄭文燦兩人也各有一批支持者和人馬。盡管剛開始其第二任期,但針對2022年臺灣地方選舉和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布局已經開始。在蔡政府內部,其與副手賴清德之前種下的心結和矛盾依然存在。在其繼任者人選上,蔡英文明顯更加屬意兩年後即將卸任、處事圓融的現任桃園市長鄭文燦。目前蔡政府中已吸納不少來自鄭文燦派係的“桃園隊”人馬,提前布局意味明顯。同時蔡英文還會繼續通過打壓或邊緣化賴清德派係勢力,來壓制賴本人的企圖心,同時有意扶植自己的“英係”人馬。而一直志在大位的賴清德會否繼續隱忍,或爆發矛盾和衝突,值得觀察。除此之外,已留任的臺灣現任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盡管已無可能更進一步,但也會為自己的“蘇係”勢力進行人事布局。民進黨內的林佳龍等人也一直對更高權力位置躍躍欲試。民進黨內部關于蔡任期屆滿的“後蔡英文時代”的卡位戰和勢力爭奪已提前展開,已開始進入“戰國時代”。

  未來四年,臺海局勢和兩岸關係將更加復雜多變。盡管統一乃大勢所趨,維持臺海和平穩定乃民心所向,但臺灣島內的分裂勢力依然會不斷制造兩岸關係對立,阻撓兩岸交流與合作,疏離兩岸人民的情感連接,加上中美關係、東亞局勢的不斷變化,未來兩岸關係將面臨更多考驗與挑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