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昆山臺青創業“天團”初長成

2020-05-20 08:3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南京5月19日電(記者劉巍巍 陸華東)集聚10萬多名臺胞的江蘇省昆山市,是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活躍的區域之一。今年以來,這裡一批兩岸青年創業載體加快建設完善,臺灣青年創業“天團”茁壯成長,兩岸交流再添青春使者。

  “90後”臺灣女孩林芝羽是“臺二代”,追尋父親足跡,她于2016年“初識”昆山,此後深深紮根。林芝羽發現昆山製造業仍有技術改進空間,於是創立蘇州玖竹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面向應用場景的物聯網雲平臺。

  眼下,林芝羽領銜的企業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産權,並應用在智慧園區、智慧燃氣和水務等領域。“昆山為臺灣青年創業提供了優質平臺。”林芝羽説,2018年9月企業入駐昆山兩岸青年創業園後,獲得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姑蘇天使種子企業等資質。

  記者採訪發現,與父輩相比,當前昆山臺灣青年創業領域進一步拓展,逐漸從傳統製造業、電子行業向新興産業、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及現代農業等領域延伸。

  1981年出生的鄭光益來昆山近8個年頭,此前,他曾在深圳、廈門等地從事汽車製造業。2016年,鄭光益瞄準大陸少兒教育培訓市場,與合夥人創辦米樂國際英語品牌,引入國外先進理念,探索城市家庭子女教育新路子。目前,米樂國際教育已在上海、昆山、張家港等地開出5家連鎖機構,且全部在開業半年至一年內盈利,年營業額約2000萬元。

  深耕昆山10年的臺灣青年蔡曜謙則將文化創意産業作為創業方向。2016年,他創立蘇州東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昆山東風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從事文創産品設計、文旅項目開發諮詢等。蔡曜謙告訴記者,團隊連續兩年承辦海峽兩岸青年文創設計大賽,吸引近2000組兩岸青年設計團隊針對崑曲、昆山地方特色文化等展開比拼。“臺灣文創具有一定比較優勢,希望能與昆山乃至大陸多地的人文故事、地方歷史名片等優質內容優勢互補。”蔡曜謙説。

  今年抗擊疫情攻堅階段,在昆山經營甜點DIY手作烘焙坊的臺灣女孩林子涵,精心準備了一批具有臺灣傳統特色的糕點和飲料,慰問昆山市千燈鎮淞南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在甜蜜中傳遞抗疫正能量。

  統計顯示,昆山臺胞中,年齡在18至45歲的佔比約40%,且呈上升趨勢。“臺青創業‘天團’加速成長,成為兩岸交流的青春使者。”昆山市臺辦副主任楊夢霞説,該市將進一步推動昆臺青年企業家融合發展,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生活提供同等待遇,拓展載體平臺,強化精準服務。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