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民眾怎麼看“26條措施”?外媒做了個街採……

2019-11-09 08:15: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報道】大陸公佈“26條措施”,臺灣民眾怎麼看?11月5日,有德媒在臺北車站隨機採訪了6個人↓

  對面記者提問“有機會,你會願意去大陸嗎?”第一位年輕女性受訪者斬釘截鐵的表示:“會!因為在那邊的發展機會比較大。”↓

  隨後一位男性受訪者表示,曾經有相關單位組織博士人才交流,自己那時曾報名參加,他説,讀完博士(在臺灣)的就業市場並不好,大陸的確有比較好的發展機會。但因為家人都在這邊(指臺灣),(所以自己)還是留在了臺灣。↓

  此外,有受訪者表示,自己對此“不清楚”↓

  有受訪者認為,(“26條措施”)“對一部分人應該算是有用”,“對現在臺灣的年輕人來也許講沒什麼用”。因為政治原因,但會去(大陸)的人還是會去。↓

  另有受訪者則認為,大陸釋放的這個善意“很好”,就要看臺灣用什麼角度去看待它。“如果角度不對,確切的説很多人就不想要,如果角度對了,和則共利,分則兩害”。他表示,“我是正面看待的”。↓

  還有受訪者認為,“別人(指大陸)願意寬懷大度的幫助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不要有仇恨的心理”。↓

  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自公佈之日起施行。內容涉及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內含臺企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5G、迴圈經濟、民航、主題公園、新型金融組織等投資建設的政策。以及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內含為他們提供從領事保護到購房資格、分類招考等方面的更多便利和支援。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此前表示,一年多前,大陸方面公佈“31條”惠臺利民措施時,陸委會和民進黨當局就百般詆毀。事實是,“31條”獲得廣大臺胞的熱烈歡迎,越來越多的臺胞臺企因之受益。我們持續推出新的“26條”惠臺利民措施,是為了進一步回應臺胞訴求,使他們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希望他們發展得更好、獲得更大利益。

  馬曉光還表示,兩岸同胞是親望親好的一家人。民之所欲,政之所向,只要是對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民進黨當局阻擋不了“31條”,也同樣阻擋不了“26條”。誰與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為敵,誰就終將被民意拋棄。

  大陸在出臺“26條措施”後,蔡英文、民進黨當局近日聲稱,這是“逼迫”臺灣接受“一國兩制臺灣方案”。11月7日,馬曉光對此應詢表示,繼“31條措施”之後,11月4日大陸又推出“26條”惠臺利民措施,是我們在對臺工作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又一具體體現。我們持續為臺胞臺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增進臺灣同胞利益福祉,受到廣大臺胞臺企廣泛歡迎。

  馬曉光説,民進黨當局刻意混淆視聽,欺騙民眾,進一步暴露了他們心中只有政黨私利,完全不把臺灣民眾的利益放在心上。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民進黨當局政治操弄的險惡用心是不會得逞的。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