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非遺裏的兩岸師生情

2019-11-08 16:3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臺北11月8日電(記者許雪毅、趙博)上個月內蒙古非遺團隊造訪寶島,臺灣少數民族青年朗蔚瑪拉斯拉散十分開心。團隊裏有她的大陸博導田青,這對師生一起為兩岸非遺交流努力,辛苦並快樂著。

  臺灣少數民族有多個分支,朗蔚所屬的布農人以“八部合音”聞名。從臺灣大學碩士畢業後,喜愛音樂尤其關注傳統音樂的她決定師從田青,到北京的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博士。“田老師常來臺灣演講,給臺灣非遺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我想跟著他,學習大陸非遺經驗。”

  年逾古稀的田青談起,20多年前在臺灣佛光大學當客座教授時,朋友帶他到建設中的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參觀,並告知將來會讓臺灣老藝人在此指導年輕一代,這給了他很大啟發。

  回大陸後,田青投入非遺保護事業,見證了10多年來大陸非遺領域的不斷發展: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2003年古琴成為“非遺”;2006年大陸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田青是中心副主任。

  “大陸非遺保護起步晚,但發展快。”田青説,“我們有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87萬項,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四級非遺名錄體系。”

  2009年,“守望精神家園——第一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活動在臺灣舉行。田青帶著團隊,從臺北到臺中,讓臺灣民眾充分領略崑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等中華文化瑰寶的魅力,引起強烈共鳴。

  “傳統文化是一顆種子,種到心裏,遇到合適的陽光雨水就會發芽。”田青想起小時候姥姥用好吃的“收買”他看戲,讓他不知不覺對傳統文化著了迷。在臺灣,看到很多臺灣同胞陶醉於非遺展覽,從臺北開車追到臺中,他覺得“傳統文化這顆神奇的種子深植于兩岸同胞心中”。

  就在2009年,田青收了第一個臺灣學生——郭耿甫。在英國讀研時,郭耿甫接觸到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管理議題,並寫了相關論文。1998年,郭耿甫回臺灣從事藝術表演相關工作。他想繼續攻讀非遺領域博士,但臺灣沒法提供,於是把目光投向大陸。

  郭耿甫上網查資料,越查越佩服田青。“田老師在兩岸非遺領域的付出令人感動,我很期待追隨這位前輩,讓自己研究非遺的眼界更開闊、觀念更先進。”

  得知郭耿甫工作期間辦過很多文化節、藝術節,田青鼓勵他:“非遺保護工作經常需要與社會各界溝通,你有這方面工作經驗,非常好。”

  在田青幫助下,郭耿甫選擇了兩岸都在保護和傳承的南音作為研究對象。南音被譽為“中國音樂活化石”,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祖先來自福建泉州的郭耿甫特地到祖籍地住了大半年,跟著泉州南音樂團學習琵琶彈奏,到處做訪談,後來又回臺灣開展田野調查。他“希望借由兩岸探索,找到更好保護南音藝術的途徑”。

  幾年裏,田青傾囊相授,郭耿甫孜孜以學。這對兩岸師生“英雄所見略同”:大陸有豐富的非遺資源和精湛人才,臺灣的雲門舞集、優人神鼓等團隊幾十年來努力把非遺元素轉化為現代藝術,頗具經驗,“兩岸攜手保護非遺未來無可限量”。

  這麼多年來,田青赴臺數十次,大力宣傳推廣非遺工作。從這位大陸博導身上,郭耿甫看到兩岸非遺“搭橋人”的責任擔當。如今,作為臺灣樹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郭耿甫也努力做好兩岸非遺“代言人”。

  此次內蒙古非遺團隊走進臺灣,郭耿甫特意帶領學生參觀展覽、觀看演出。“臺灣年輕人看到內蒙古民族舞蹈,感受強烈,直呼太厲害了。”他説。

  近年來,越來越多臺灣同胞到大陸就學就業。令田青欣慰的是,繼郭耿甫之後,2018年朗蔚也考入他門下。

  對朗蔚這位臺灣少數民族學生,田青傾注很多心思幫她確定論文選題,鼓勵她繼續深入研究“八部合音”。“如今臺灣少數民族音樂也面臨生活方式變遷等挑戰,我希望帶著朗蔚,為他們部落音樂的保護做一些貢獻。”

  “兩岸一定要常常交流。”一年多來在大陸讀博的經歷,讓朗蔚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大陸支援非遺力度很大,很多舉措對臺灣很有啟發。現在上至老人下至孩童,大陸全社會都知道非遺,這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

  朗蔚到過雲南、貴州、福建、內蒙古等不少地方考察。她告訴記者,讀博後的計劃是推廣兩岸非遺保護工作,吸引兩岸更多年輕人加入,大家一起在國際上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

  “非遺凝結了一代代人的智慧與感情。”田青説,希望臺灣學生學成後能把最新的非遺理念帶回臺灣併發揚光大,“讓我們血液裏的民族文化基因在新的時代得到更好傳承,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