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兩岸産業融合發展大潮勢不可擋

2019-11-06 08:3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南京11月5日電 題: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兩岸産業融合發展大潮勢不可擋

  新華社記者 查文曄 陸華東 何磊靜

  以“深化融合發展,打造共同市場”為主題的2019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5日在南京閉幕。年會取得豐碩成果,簽署47項合作協議,達成意向簽約金額約155億元。兩岸與會人士高度評價大陸新出臺“26條措施”,聚焦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對話研討,取得諸多共識。

  大陸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市場潛能不斷發揮,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日益擴大深化。兩岸貿易額從1978年的0.5億美元增至2018年底的2262.4億美元。據商務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大陸累計批准臺資項目109658個,實際使用臺資687億美元。隨著兩岸經濟互動愈加緊密,打造共同市場已是時代必然。

  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比以往更加複雜。“今年峰會的主題在臺企心目中扮演了定錨的角色,兩岸共同市場是兩岸企業合作的目標,希望我們能共同克服挑戰,形塑新的願景。”

  “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不僅能夠實現兩岸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和優勢互補,促進經濟加快發展和品質提升,還將有效提升中國人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提升中華民族經濟在區域和全球的競爭力。”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名譽會長范恒山表示。

  “一帶一路”建設是大陸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臺,也受到臺灣業界高度關注。本次峰會的綜合合作交流推進小組分論壇上,來自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有限公司、衣索比亞東方工業園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海外部、福建閩柬實業有限公司等大陸企業的負責人分享了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園區建設經驗,並熱忱歡迎臺企前去投資。

  京鼎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鐵石表示,其母公司臺企中鼎集團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已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中東和東南亞多個國家建設大型石油煉化工廠。中鼎在設計、施工、管理方面的經驗,與大陸的施工技術、資金實力結合起來,完全可以在國際市場上開拓更廣闊空間。

  “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同文同種,溝通上非常方便,磨合期很短。路是人走出來的,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兩岸企業攜手,定能克服困難,在‘一帶一路’建設上取得新成就。”臺灣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朱蕙蘭説。

  4日公佈實施的“26條措施”支援臺企參與大陸5G建設,兩岸高端資訊産業合作的新空間開啟。資訊通信産業合作推動小組分論壇上,與會者討論異常熱烈。

  中芯國際整合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發表了《同“芯”協力,共創未來》的演講。他表示,到2030年全球整合電路産業規模有望達1萬億美元,全球整合電路整機製造業的主體在大陸,用整機製造帶動上下游産業鏈是符合産業發展規律的做法。臺灣整合電路技術優勢明顯,兩岸企業加強合作水到渠成。

  該小組臺灣方面召集人李詩欽表示,大陸已選定重慶、淮安、鹽城、廈門、福州五個城市作為智慧城市試點,臺企十分希望參與智慧城市的具體規劃與建設。在5G方面,雙方可多派專家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合作機制,推動制定共同標準。

  “26條措施”在金融領域對臺企釋出新的利好資訊,與會業界人士十分看好兩岸金融業合作,認為這不僅有助大陸臺商解決“融資難”問題,也有益服務大陸實體經濟。

  金融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專題論壇上,南京紫金集團與臺灣臺新證券設立合資證券公司、光大銀行與臺灣王道銀行合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唯品會與富邦華一銀行合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等7個合作備忘錄項目完成簽署。

  大陸首家全牌照運營的臺資銀行富邦華一銀行日前與上海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兩家銀行與合富(中國)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銀團貸款合作意向書。富邦華一銀行董事長馬立新表示,該行和上海銀行在機構網路佈局、資源優勢、業務特色上有很強互補性。相信本次合作能實現互惠共贏,也將極大提升雙方服務台商、服務大陸實體經濟的能力。

  峰會臺方副理事長邱正雄在閉幕式上表示,本次峰會從深化實施“31條措施”到落實推動“26條措施”,建立臺商參與“一帶一路”機制平臺,探索打造兩岸共同市場路徑,擴大重點産業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希望未來兩岸沒有陸商和臺商的區別,大家融為一體。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共用中華民族的榮耀。”東莞市臺商青年會榮譽會長林子凱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