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熊貓團團圓圓“臺漂”逾10年 女兒圓仔今天6歲啦!

2019-07-06 12:2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7月6日電 生日快樂!今天是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的女兒圓仔6周歲生日,在臺灣土生土長的圓仔一直備受寵愛,而她的爸爸、媽媽已成“臺漂”逾10年。從2008年12月23日團團、圓圓第一次踏上寶島臺灣開始,它們就多了一個兩岸交流使者的頭銜。

  難!一波三折的赴臺路

  2005年5月3日,大陸宣佈將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大熊貓。雖然不知道最終是哪兩隻大熊貓被選中,但民間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展徵名活動,有媒體開通徵名熱線,1天時間就收到近2000個好聽的名字,其中團團、圓圓就是最大熱門。

  2006年1月6日,經過半年的遴選,贈臺大熊貓最終確定;1月28日農曆除夕,通過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觀眾投票,團團、圓圓正式成為兩隻贈臺大熊貓的乳名。

  兩隻大熊貓都已確定,名字也起好了,但由於當時的民進黨當局認為,大陸同胞向臺灣同胞贈送大熊貓有政治目的,無視臺灣民眾的熱切期盼,對大熊貓赴臺進行百般阻撓。

  2006年3月31日,臺當局“農委會”“大熊貓輸入專案審查小組”做出結論,依據島內有關規定,不能接受大陸同胞向臺灣同胞贈送的一對大熊貓。大熊貓入臺路就此“中斷”。

  整整兩年後,2008年3月23日,當時新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馬英九表示歡迎大熊貓到臺灣,令大熊貓赴臺露出曙光。

  然而,好消息才宣佈沒多久,同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而臥龍自然保護區正是位於震中汶川,當時臥龍熊貓基地80多只大熊貓安危成謎,其中就包括團團、圓圓。

  地震發生兩天后,國臺辦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大陸贈臺大熊貓安然無恙,這讓兩岸關心大熊貓安全的人放下心中的大石。

  3個月後,2008年8月14日,臺當局“農委會林務局”項目審查小組通過大陸贈臺大熊貓輸入案,團團、圓圓確定落戶臺北市立動物園。至此,臺灣民眾翹首企盼的大熊貓,終於獲得了“入臺通行證”。

  2008年12月23日,四川到臺灣,這段直飛行程不足4小時的距離,團團、圓圓在歷經近3年的時間後,終於正式開啟“臺漂”之旅。

  火!寶島掀起“熊貓熱”

  臺北市立動物園早在大熊貓到來之前,就斥資2.5億元新台幣,打造3層樓的特展館,包括室內運動場、專屬竹子保鮮室,還有産房醫療室。動物園還訓練10名大熊貓專屬“保姆”到島外受訓。

  團團、圓圓抵臺前,臺北市立動物園面向社會徵求大熊貓解説志工,短短幾週時間就超過200多人報名,創下動物園志工報名人數最踴躍的新紀錄。

  而搭載著團團、圓圓赴臺的專機配備高規格服務,除了精心安排在艙內設計熊貓圖騰佈置,還嚴格控制主貨艙專區的溫度及濕度,為的就是要給團團、圓圓最尊榮的待遇。

  此外,臺北市交通警察大隊為了大熊貓護送車隊能夠一路暢通,沿路管控交通信號燈,確保熊貓車隊不需停紅綠燈。這神仙待遇也太令人羨慕了!

  不僅如此,團團、圓圓抵臺之初,距離它們與民眾相見還有一段日子,許多島內民眾為了提前一睹它們的可愛模樣,每天都有超過10萬人次上網瀏覽動物園熊貓網的影片,甚至有時還因為上網人次太多,把網路塞爆。

  為了可以讓更多人上網看團團、圓圓,臺北市立動物園還將動物園的網路頻寬增加10倍,這人氣妥妥是“超級明星”了!

  讓臺灣民眾如此期待的團團、圓圓,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開放參觀首年即吸引360萬人次入園。隨著“熊貓熱”不斷升溫,一波“熊貓經濟”也為臺灣多個行業帶來新的商機。

  臺灣著名的誠品書店推出介紹團團與圓圓的DVD、各大百貨先後推出大熊貓玩偶系列,大熊貓紀念銀章、金幣也于2009年初正式亮相。

  不過,收益最多的還要屬臺北市立動物園,大熊貓的到來不僅大幅帶動入園人數增長,周邊商品也熱賣,就連募款金額都有質的飛躍。動物園的“動物認養計劃”過去一年頂多募款500萬元至1000萬元新台幣,但大企業難擋大熊貓魅力,團團、圓圓確定赴臺後,單是一家企業的贊助就超過動物園全年的募款總額。

  盼!大熊貓在臺開枝散葉

  除了期盼團團、圓圓能夠順利來臺,臺灣民眾還特別期望它們能在臺灣産下後代。而臺北市立動物園也早早就開始研究“小團圓”大作戰,希望儘快將大熊貓交配習性摸清楚,等到團團、圓圓抵臺後能添只小熊貓。

  不過,作為地球上一個古老的物種,大熊貓一直未能解決自身繁殖的“五難”,即擇偶難、懷孕難、産仔難、育幼難、成年難。

  據科學統計,大熊貓不孕不育率高,而且很多大熊貓根本不會交配,由於生理原因,大熊貓自然交配受孕成功率非常低。另外,大熊貓的孕期不定,通常在80天到180天之間,不好掌握。

  因此,為了使團團、圓圓能自然交配成功,赴臺前就已開始對它們進行體能訓練,除了帶領它們跑圈鍛鍊身體外,每天飼養員都會拿著窩窩頭、蘋果等引誘團團,使其站立20分鐘左右。

  此外,大熊貓自然交配需要 “你情我願”才能完成。為了讓兩隻大熊貓能夠順利入“洞房”,動物園還準備了熊貓“成人影片”,以備需要時在交配的欄舍播放給它們看。

  在眾人的期盼下,圓圓于2013年7月6日産下一隻雌性幼仔,後取名圓仔。許多人以為圓仔是團團、圓圓自然交配成功的“産物”,事實上團團從2011年起與圓圓自然交配多次卻沒有一次成功過。

  因此,臺北市立動物園為團團、圓圓進行多次“人工授精”,還獨步全球研發僅2毫米的透明注射器,減少傳統針筒抽出精液時的耗損;此外,動物園團隊連續3年準確掌握圓圓1年2次發情高峰時間,也是成功孕育圓仔的重要因素。

  如今,圓仔在臺灣民眾的喜愛中,即將度過自己的6歲生日,不知道它的生日願望是否和大家一樣,希望爸爸媽媽為它再添個弟弟/妹妹呢?

  贈臺大熊貓冷知識一覽

  1、大熊貓團團、圓圓是時髦的“姐弟戀”,圓圓出生於2004年8月30日,團團則出生於2004年9月1日。

  2、在臺灣,熊貓被稱為貓熊。

  3、2013年10月26日,出生僅112天的圓仔成為臺北市榮譽市民。

  4、團團、圓圓與圓仔一家三口,不僅是臺北市立動物園的“人氣明星”,還是臺灣清華大學的“大學生”。由於該校的吉祥物正是熊貓,因此特別頒贈學生證給“團圓”一家。

  5、圓圓經常出現假孕現象。據大熊貓專家介紹,雌性大熊貓中普遍存在假孕現象,而且常常只能在大熊貓生産前一兩天才能夠真正斷定懷孕的真假。(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