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報告:大陸與臺灣産業關聯指數企穩,貿易依存度加深

2019-06-23 08:51:00
來源:第一財經
字號

  臺灣與大陸的産業關聯度有多深?其主要影響因素又有哪些?

  6月21日,由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經濟日報主辦的第六屆兩岸自由貿易論壇(下稱“論壇”)在上海舉辦。本屆論壇以“推動對外開放與經濟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併發布了《兩岸産業關聯指數(2019)報告》(下稱“報告”)。

  “兩岸産業關聯”指數由“産業協同”、“貿易依存”、“投資互動”、“人員往來”4個子指數分別按照0.3、0.25、0.2、0.25的比重構成,指數計算以 2009 年作為基期,即 2009 年為 100。報告顯示,2018年“兩岸産業關聯”指數為147.27,同比下降0.35%,連續第四年出現下滑,但下滑幅度相較于前兩年有大幅縮窄。

  臺灣政治大學經濟係教授林祖嘉對此解釋到:“兩岸産業關聯指數去年和前年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陸游客來臺人數大幅下滑,指數今年企穩微降的原因是,大陸游客赴臺人數保持穩定,臺灣觀光收入也保持穩定,兩岸産業協同佔比最大,且保持穩定,也促成指數的企穩。”

  兩岸産業協同、貨物貿易依存度加深

  “産業協同”子指數處在兩岸産業關聯的核心地位,指數呈階梯型上升的態勢,儘管2013年有微幅的回落,但總體保持增長的態勢。2018年“産業協同”指數為104.91,較上年提高0.12%。

  “尤其是在近年‘兩岸産業關聯’總指數連續下降的背景下,兩岸‘産業協同’的穩定顯得尤為寶貴。”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長、研究員朱平芳認為。

  兩岸高度相似産品集中在機電設備和化工産品上。

  報告顯示,貿易産品結構高度相似的背後是兩岸貿易産品的高度集中,2018年機電設備分別佔到了大陸對臺灣進口與出口的72.36%和53.75%,化工産品的佔比分別為5.71%和8.77%。”

  同時,兩岸産業合作升級的內部結構出現變化。2018年臺商對批發零售業的投資額連續兩年增長,2018年增幅達12.17%,臺商對大陸先進製造業投資額佔比有所回升,而高端服務業的投資額佔比則繼續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臺商對大陸電腦、電子産品業投資連續兩年大幅降低,2018年降幅高達28.62%。

  朱平芳認為,兩岸産業內部保持了緊密的聯動,産業結構的相似度不斷提升,隨著新零售的崛起,臺商也在調整自身的投資重點。臺商對大陸高端服務業投資額及其佔比的下降,更多的反映出兩岸産業能級水準逐漸拉近。

  “貿易依存”是兩岸産業關聯的基礎,這一指數的表現相對而言較為穩定,今年有所微漲。

  其中兩岸貨物貿易依存度相對而言較為穩定,大陸對臺灣的貿易依存度不到5%,而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則超過20%。2018年,兩岸各自統計的貿易額均有超百億美元的增加,並且臺灣對大陸的貨物貿易依存度增長至24.20%的歷史新高。

  兩岸服務貿易依存度依舊保持下滑的態勢,但是降幅已大幅收窄。來自臺灣的旅遊外匯收入佔到大陸旅遊外匯總收入的比例基本上穩定在12%左右,而來自大陸的觀光外匯收入佔臺灣觀光外匯總收入的比例2018 年進一步降至25.21%,接近2009年的水準。

  兩岸貨物貿易的穩定發展極大熨平了兩岸産業關聯的波動,尤其是在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大環境下,兩岸貨物貿易依存度均在加大。

  對於大陸和臺灣貿易的發展趨勢,林祖嘉認為,“兩岸的産業關聯性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大陸佔臺灣出口額的41%,2019年前5個月來降低了10%。相比之下,臺灣地區對美國的出口在今年前5個月上漲了20%,但是考慮到美國市場只佔臺灣地區出口市場份額的10%,臺灣地區總出口在今年前5個月還是降低了4%。”

  林祖嘉補充説到,目前兩岸之間的貿易依存度只考慮到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實際上,兩岸間在金融産業、影視産業(愛奇藝)、網際網路購物(淘寶、京東)的依存度已經越來越高,如果考慮這些領域,兩岸的經濟依存度會有所提高。

  人員往來企穩,大陸對臺投資下降

  “人員往來”和“投資互動”兩個指數值,分別較上年下降0.93%和0.28%。相比于去年“投資互動”和“人員往來”子指數的大幅波動,今年兩者的變動幅度均不大。

  臺灣對大陸的直接投資2018年繼續保持增長。相比之下,大陸對臺灣投資的數據卻不容樂觀,雖然大陸對臺灣的直接投資在2012年有明顯的增加,但絕對數額仍然較小,僅有3.32億美元,尚不及同年臺灣對大陸直接投資的6%,2018年大陸對臺灣直接投資降至2.31億美元。

  “大陸實際利用的臺商直接投資額近十年來已經累計超過500億美元,為大陸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新時代下,大陸經濟的高品質發展也對臺商的直接投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陸對外開放領域的逐步擴大對臺商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尤其是隨著2019年外商投資法的正式通過,大陸將迎來更高水準的開放,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把握大陸更大的投資機會,將是臺商未來三到五年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朱平芳説。

  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于信匯認為,兩岸經濟合作要求兩岸市場的全面開放,而目前陸資、陸企進入島內受到了諸多限制,使得兩岸經貿合作變得困難,這些兩岸投資發展的瓶頸,亟待解決。

  “人員往來”是兩岸産業關聯的直觀表現,也是4個子指數中起伏變化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對兩岸政策的變化非常敏感。

  報告顯示,從2008年開始,因為組團遊以及自由行的接連放開,大陸赴臺灣旅遊觀光人數大幅增加,從2008年的9.5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343.7萬人次,但2016年回落至284.6萬人次,2018年進一步降低至204.56萬人次。

  但朱平芳強調,雖然2018年大陸游客赴臺觀光人員繼續出現滑坡,但相比于2017年超過70萬人次的減少,2018年僅減少了不到5萬人次,大陸游客赴臺經貿人員則止跌回升。

  “2018 年,由於‘人員往來’子指數降幅的收窄使得‘兩岸産業關聯’指數的下滑趨勢明顯放緩。” 朱平芳説。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