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觀滄海)

2019-06-23 08:4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近日福建省出臺《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兩岸應通盡通、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和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等42條措施,著力在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上闖出新路。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福建地處東海之濱,是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與臺灣淵源深厚。打造臺胞登“陸”的“第一家園”,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福建優勢獨特,同時也責無旁貸。

  長期以來,福建在兩岸融合發展上積極先行先試,持續加強與臺灣在經貿、文化、教育等各領域交流:平潭就是一個因臺而設、因臺而興的綜合實驗區,自2009年成立以來,不斷推進與臺灣的經濟全面對接、文化深度交流、社會融合發展,建設兩岸共同家園,成為“閩臺合作的窗口”;去年8月,福建正式向金門供水,金門同胞期盼多年的願望得以實現,“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成為現實;同樣以福建為主場的海峽論壇,今年邁入第十一個年頭,一屆比一屆更精彩豐富的論壇,一年比一年更熱鬧的交流合作,讓兩岸深化融合發展的路越走越寬,也讓兩岸同胞的心越走越近。

  縱覽此次出臺的《意見》,立足實際,內容豐富,既著眼大局大勢,又注重落實落細。能通先通,應通盡通,《意見》明確提出,一方面要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另一方面要推進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具體而言,哪些領域有條件實現先通?閩江馬尾對臺綜合客運碼頭、廈門五通客運碼頭全新候船樓相繼啟用,一些條件成熟的項目在近期已經完成。此次《意見》還提出明確的階段性項目,例如,建設福州連江官嶺至黃岐輸水管道,為向馬祖供水作準備;發揮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作用,推動向金門、馬祖供應液化天然氣;推動通過海纜輸電方式實現電網聯網,探索臺灣能源供應新路徑。這些與民生發展息息相關的工程項目,必將進一步推動兩岸更加密切便捷的交流合作,也將給兩岸同胞帶來直接的獲得感。

  更讓廣大臺胞感到貼心的是,《意見》提出推進臺胞臺企同等待遇落細落深的9條舉措,具體到在閩臺胞參加“五險一金”、子女就近入學、參與人才項目遴選、從事基礎教育階段教學、從事醫療相關活動等十分細緻的政策。這些舉措切實回應了臺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可能遇到的一系列現實問題,在“實”“深”“細”上下了功夫,是實實在在為臺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臺胞在福建紮根生活更安心、更舒心。

  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和作用,持續推動閩臺交流合作往深裏走、實裏走、心裏走,隨著《意見》逐步落實,福建走出的將不僅是閩臺交流的廣闊之路,也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