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武漢與臺灣生物産業合作的現狀和趨勢分析

2019-05-30 09: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武漢與臺灣生物産業合作的現狀和趨勢分析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推進“共圓中國夢”等一系列對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武漢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持續推動漢臺生物技術等産業深度合作。從臺灣角度出發,推動生物産業合作有利於其開拓大陸市場、充分利用大陸政策資源優勢發展生物技術産業;從武漢角度出發,推動生物産業合作能更好補鏈生物産業鏈發展。目前,武漢已聚集喜康生物、山川生物等14家知名臺資生技企業,以及富煜亞洲投資總裁姒亭佑、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管理合夥人黃瑞晉等一批國際頂尖人才,兩岸生物技術産業合作互補性強、空間廣闊。2018年7月,武漢被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確定為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園區,重點推動兩岸生物技術産業合作,漢臺生物産業合作進入快車道。

  一、漢臺生物技術産業發展優勢

  (一)武漢生物技術産業發展優勢

  武漢國家生物産業基地(以下簡稱“光谷生物城”)是國家發改委批復建設的第三批國家級生物産業基地,于2008年11啟動建設。11年來,通過建設國際化專業園區、引進培育市場主體、堅持開展自主創新、推進資本和産業深度融合、優化綜合發展環境等措施,光谷生物城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産業總收入以3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速增長。在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2018年發佈的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産業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光谷生物城位列國家生物醫藥産業園區綜合競爭力第3位,其中人才競爭力位列第一。主要優勢體現在:

  1.建成了一批特色專業園區。光谷生物城根據生物健康産業細分領域的不同特點,規劃了18平方公里用地,建設生物創新園、生物醫藥園、生物農業園、醫療器械園、智慧健康園、醫學健康園和國際生命健康園7個專業園區;佈局了一批適合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其中包括6個國家級孵化器和3個省級加速器,建成總面積140萬方,引進國內外專業運營團隊,為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貼身服務。目前形成了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精準診療、智慧醫療、生物服務、生物農業為主的特色産業格局。

  2.整合了一批優質産業資源。一是通過招商引資和自主培育集聚整合企業資源。目前已集聚了包括輝瑞、費森尤斯等在內的8家世界500強,人福集團、國藥集團2家百億元龍頭企業,以及華大基因、藥明康得、聯影醫療、安翰光電、喜康生物、康聖達、明德生物、中旗生物、新華揚、科前生物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二是通過招才引智和各類人才計劃整合人才資源。已引進包括4位諾獎得主、21位國內外院士、27位國家“千人”、67位湖北“百人”、19位“武漢城市合夥人”、485個光谷“3551”高層次生物人才團隊在內的高端人才。三是通過設立投資基金、創新金融産品、推動企業上市融資等手段整合金融資源。目前園區已引進生物基金總規模近500億元,企業累計完成股權融資94.67億元,多項針對性強的金融産品陸續推出,累計信貸支援64.96億元,培育引進了主機板或中小創業板上市企業2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9家。

  3.搭建了一批産業創新支撐平臺。一是整合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等資源,組建了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構建串聯前沿科學技術和産業一線需求的合作樞紐,促進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轉化。二是建設了基因測序、蛋白質結構分析、生物藥中試放大、公共資訊服務、診斷試劑加速生産、種子檢測與交易等30多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涵蓋了生物健康産業鏈各環節,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三是引進了省藥監局東湖分局、省藥檢院、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省藥物臨床前安評中心、市藥檢所等,構建了就地辦理新藥檢驗、檢測和申報等業務的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體系。打造了從研發、孵化、中試到加速,從行政審批到市場應用的生物健康産業公共服務“生態圈”。

  4.産生了一批國內外領先的創新成果。光谷生物城始終把堅持自主創新放在産業培育的首要位置,涌現了一批行業領先的産品和技術。目前已有近400個新藥産品在研,其中22個重磅一類新藥進入臨床;獲得400多個二類以上醫療器械註冊證;多項創新醫療技術開展臨床應用;40多個作物新品種獲得國家審定證書、50多個新獸藥和近70個生物農藥獲得註冊登記。其中,植物提取人血清白蛋白、腫瘤治療性雙抗體、體外控制膠囊內鏡、蛋白質三維折疊碼分析技術、小口徑倣生人造血管等産品技術世界領先。

  5.營造了活躍開放的國際化氛圍。一是與美國矽谷、法國巴黎基因谷、瑞士日內瓦湖區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70余項國際合作協議。二是策劃承辦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産業博覽會(生博會)和華創會(生物專場)等,有效提升了光谷生物健康産業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積極組織“走出去”引資引智活動,鼓勵企業國際化發展。2016年,人福集團收購美國主流仿製藥企業Epic、技術領先的無菌製劑生産企業Ritedose和全球第二大安全套企業Ansell兩性健康業務,與全球最大血液製品企業澳洲CSL 集團合作,打造光谷全球血液製品生産基地,並購規模約120億元;世界500強賽諾菲投資8000萬美元入股喜康生物,共同開展生物療法的研發和商業化合作;百創匯、愛博泰克等企業在美國波士頓等海外地區設立孵化器和工作站,打造引進優質人才團隊和技術項目的“橋頭堡”。

  (二)臺灣生物技術産業發展主要優勢

  1.臺灣生技産業較早與世界接軌,具有技術、人才、生産管理優勢。美國權威機構發佈的《2017生物醫藥競爭力與投資調查報告》顯示,21個生物技術新興國家和地區中,臺灣排名第3,僅次於新加坡、以色列。臺灣為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會員,醫藥品生産管理符合國際醫藥品稽查(PIC/S GMP)規範。截止2018年6月,臺灣上市櫃生物醫藥企業達到117家,總市值1780億人民幣。

  2.臺灣生技産業發展資金充沛。據資料顯示,臺灣外匯儲備居全球第5位(2017年2月),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沙烏地阿拉伯及瑞士,資金供應相當充裕,加上政府提供各項優惠貸款措施,企業投資意願較高。近年來,為引導民間投資生技醫藥産業,臺灣採取政府帶頭投資的方式,由所謂“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直接投資生技醫藥公司,或運用其所投資的創投公司,鼓勵其投資生物技術企業,較好促進生物技術企業發展。

  3.臺灣生物技術産業法規制度健全。為推動生技醫療産業發展,其制定包括生技新藥産業發展條例、産業創新條例及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勵辦法等。此外,為提升藥品審查效率及透明化,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推出一系列具體舉措,如“修訂新藥審查流程及時間點管控”“推動新藥查驗登記退件機制”及“試行新藥查驗登記送件前會議機制”。對準備上市或研發中的新藥,“食藥署”公告修正“藥品專案諮詢輔導要點”,明確建立諮詢輔導會議機制,幫助企業厘清法規。

  4.臺灣生技産業發展環境較好。為促進生物醫藥企業發展,臺灣地區強化産業創新培育環境,積極輔導學研機構成立創業中心,截止2018年底,臺灣共有152家育成中心,主要培育領域集中在電子、生技醫療及機械電機等重點産業,分佈在全臺各地。其主管經濟、農業的部門也設有生技創新育成中心,協助將研發成果技術轉移,並提供場所進行技術、人才培育。此外,臺灣現建有26家醫學中心和124家臨床試驗醫院,雖總量不及大陸,但對2300多萬人口而言,比例較高。較祖國大陸,臺灣較早投入基因體醫學及生物技術醫藥研發設施建設,成立有臺灣臨床試驗合作聯盟(TCTC),為新藥及醫材臨床試驗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漢臺生物技術産業合作的契合點

  (一)國家級園區定位為合作提供先行先試政策優勢。兩岸生物技術産業合作作為推動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新動能,沒有可供借鑒複製的成功經驗,惟有敢闖敢試方能走出創新發展的新路子。國家級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園區的定位,有助於調動各方優勢資源,更高起點、更廣範圍、更大力度推動體制創新、制度創新、政策優化,同時也為合作提供先行先試政策優勢。

  (二)綜合配套優良為産業合作提供堅實基礎。相較于一般性的産業園區,光谷生物産業園緊貼國際生命健康産業發展趨勢,設有生物醫藥園、生物農業園、醫療器械園、醫學健康園和智慧健康園等專業園區,且集藥監、藥檢、醫療器械檢驗、藥物臨床前安評中心、藥檢所等政府服務機構于一體構建了就地辦理新藥檢驗、檢測和申報等業務的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體系,相關園區設置與臺灣生物技術産業有高度的互補性,且“一站式”服務體系能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在國內同類産業園區中並不多見,園區良好環境多次受到來漢考察的臺灣生技企業的高度讚譽。

  (三)既有交流成果為合作提供可靠支撐。近年來,武漢市以光谷生物産業園為主要載體加快發展生物技術産業,重點圍繞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精準診療、智慧醫療、生物服務等領域,利用臺灣周、“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産業博覽會(生博會)和華創會(生物專場)等綜合性平臺開展對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其中,第十二屆臺灣週期間,由湖北省政府、武漢市政府、中科院聯合舉辦的兩岸生物産業合作論壇,臺灣衛生研究院周彥宏博士率傳染病(疫苗學研究所)14名專家代表出席,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國家病毒重點實驗室、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等多位大陸專家,兩岸知名醫藥企業如人福集團、臺灣喜康生物、博沃生物、國藥集團、友芝友、嘉合生物等企業代表就兩岸生物技術産業合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臺灣疫苗中心與武漢生物所達成雙方疫苗合作研發初步意向,臺灣衛生研究院與武漢博沃公司宣佈在光谷生物城共建醫學轉化及疫苗創新中心。目前,光谷生物城已成功引進了喜康、山川、索爾、愛維信等14家臺資生物醫藥、生物農業重點企業,上述交流合作成果為試點成功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漢臺生技企業間交流熱絡為合作提供強大內生動力。近年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島內生技企業紛紛採取並購外商製造廠和上市等措施,迅速擴大規模,借機打入國際市場,取得專利技術,但因其島內市場狹小,資源有限,難以形成産業規模,臺灣生技企業和相關人員有較為強烈的意願與大陸合作及資源共用。而光谷生物城作為全國綜合實力排名第二的生物醫藥産業園區,近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世界500強、院士項目等紛紛入駐園區,人才、科技、平臺等具有厚積薄發的優勢,園區內企業也通過技術合作、合資參股等多種形式同臺灣生技企業加強交流。臺灣生達化學、拜寧生技、愛爾麗醫療集團、斯米克悅心健康等一批臺資生物技術企業先後來漢考察,並與光谷生物城、相關區簽訂入駐協議,後續落地工作正在緊密開展中,這些都為合作試點增添了強大內生動力。

  (五)頂級創投大使聚集為合作提供強大人才支撐。近年來,隨著兩岸生技企業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生物城聚集了姒亭佑、黃瑞晉等一批頂級創投大使。步長資産管理中心總經理、富煜亞洲投資總裁姒亭佑作為臺灣工研院生醫所和制藥公會及創投公會以及多個國家級開發區顧問,成功投資了山東步長藥業、健能隆醫藥 Generon、美年大健康、San Water Bio、百度外賣、喜瑪拉雅FM、奇虎360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管理合夥人、臺灣喜康生物公司董事長黃瑞晉成功地將喜康生物(武漢)、康聖環球以及瑞伏康聖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引進到光谷生物城。在兩岸生技企業合作示範區內聚集一批頂級創投大使,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國際影響力,協助指導園區內公司並購上下游企業和國際關鍵技術引進落地以及協助被投企業取得國際大廠技術授權、技術轉移與合作等,促進兩岸生物産業經濟發展與産業升級,從而為兩岸生技産業合作集聚強大發展動能。

  (六)惠臺新政陸續出臺為合作提供良好政策環境。2018年,為促進武漢生物技術産業深化合作,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自貿區武漢片區管委會聯合出臺《關於推動東湖高新區生命健康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政策》。同年,武漢市臺辦根據中央惠臺31條,聯合市發改委研究出臺我市首部45條涉臺系統性文件,在深化漢臺經濟合作、支援臺企轉型升級等5個方面提出便利臺胞臺企具體政策措施。這些都為促進漢臺生物技術産業合作提供更好政策支援。

  

  武漢與臺灣生物産業合作的現狀和趨勢分析

  三、漢臺生物技術産業合作面臨的不利因素

  凡事都有兩面性,對漢臺生物技術産業合作而言,既有著國家戰略疊加、合作基礎堅實、內生動力強勁等諸多優勢,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影響。歷經30度年發展,兩岸經濟融合取得突破性發展。但隨著大陸産業鏈不斷完善、發展結構不斷優化,兩岸産業合作由過去高度互補轉向競合併存,表現在以傳統製造業和加工貿易為主的兩岸經貿合作動能衰退,以整合電路、生物技術、現代服務業為主的新經濟領域合作還處於爬坡過坎的階段,促進兩岸經濟融合新動能正在形成。

  (二)兩岸藥品市場準入標準不同帶來的影響。臺灣生技産業發展較早與國際接軌,其生物製品特別是藥品,符合歐美標準後即可生産銷售,但同類産品若需進入大陸市場,需重新做臨床試驗。兩岸藥品市場準入標準的對臺灣生物技術産品在大陸生産上市週期有較大影響,一定程度削弱其來大陸投資發展的積極性。

  (三)武漢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以往産業招商拼的是人口、土地、稅收優惠政策,但隨著這些傳統紅利的減退消失,營商環境正成為新的發展紅利。要積極建設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在市場準入、信貸支援、市場通路等方面給予臺企“同等待遇”,破除“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消除各種隱形壁壘,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

  四、漢臺生物技術産業合作舉措

  基於兩岸生物技術産業合作互補性強、空間廣闊,堅持開放合作、創新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大力實施“九個一工程”,以期推進兩岸生物産業深度對接,促進漢臺融合發展。

  (一)建設一個加速器。利用園區現有的物理空間安排一棟10000平方米的研發、辦公大樓,統籌各方力量成立一個生物醫藥國際合作加速器,聚集兩岸與國際醫藥行業創新人才、技術、模式、業態,大力開展兩岸生物技術産業人才、項目、技術與國際行業前沿無縫對接以及交流合作。

  (二)研究制定一個政策清單。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水準和效率,面向企業發展需要,儘快梳理形成務實管用的政策清單,對現行政策尚未明確卻又制約企業發展的,特別是在市場準入方面的限制性條件,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支援,努力打造寬鬆的政策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好條件。

  (三)引進一批優勢項目。結合武漢生物技術産業發展定位,抓緊引進一批新藥開發、幹細胞和再生醫學、傳統中藥及成藥、功能性食品與化粧品、醫學美容等方面技術領先、發展前景好、市場前景廣闊的臺資優勢項目落地,豐富完善園區市場主體。

  (四)設立一支專項基金。按照市場化運營的原則,推動市屬企業和臺灣社會資本成立一定規模的生物技術産業發展基金,專項用於支援合作園區內生物技術産業項目發展。

  (五)塑造一批特色品牌。加強與臺灣生物技術産業之間的對接與合作,優化臺商在漢投資發展環境,聯合武漢本土龍頭企業、臺灣特色企業及兩地相關生物技術行業協會等多方力量,推動一批入駐企業項目加速孵化和市場準入,做大做強喜康生物、山川生物等一批落地企業行業品牌,提高産業園和入駐企業項目的知名度、美譽度。

  (六)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在已實施十年的“光谷3551人才計劃”基礎上,劃塊設立首批1億元的漢臺生物技術産業人才基金,成立高端人才引智專項小組,圍繞國家重點支援的生物産業發展領域,以企業為載體,引進一批生物技術産業領軍人才。綜合省市區各方力量成立“漢臺人才服務聯盟”,實施“人才專員”服務計劃,組織彙編第一本漢臺生物技術産業合作示範區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專項服務手冊,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才的積極性,為其提供高效服務。

  (七)聘任一批招商大使。在引進的臺灣生物技術産業高端人才中,聘任一批對漢臺生物技術産業合作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高層次人才為招商大使,給予高規格的禮遇和政策支援,使其繼續成為兩岸生物技術産業合作發展的“智囊團”,為漢臺合作示範園區産業戰略佈局和下步發展獻言獻策,從而推動兩岸生物技術産業深入交流、合作共贏,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八)吸引一批臺灣青年創業。為促進漢臺生物技術産業交流合作,吸引臺灣青年來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創業,在光谷生物城創新園掛牌成立“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每年定期組織兩地青年創業推介交流會。對於來漢、來園區創業的臺灣青年、創業團隊提供政策法律諮詢、創業培訓、項目推介、資訊網路以及創業扶持資金、創業導師輔導、創業大賽項目申報等專業化服務。

  (九)提供一批就業崗位。攜手園區內優秀企業定期赴臺灣或臺青集聚城市舉辦專場招聘會,進一步開放園區內國企和事業單位相關崗位面向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充分利用兩岸企業家峰會主辦的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湖北武漢臺灣周等平臺,鼓勵在漢企業為臺灣青年定向提供優質實習就業崗位;落實落細武漢45條惠臺政策,積極探索“大陸駐點、兩岸聯動”實習就業模式,進一步暢通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的渠道,努力為臺灣青年精準提供就業服務。(作者:劉紅鳴 武漢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

  

  武漢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劉紅鳴

  參考文獻:

  1.《臺灣研究》2018年第6期《新時代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新進路》

  2.臺灣“經濟部”《2018生物技術與醫藥産業簡介》

  3.臺灣“2017-2020四年計劃暨2017年計劃”,第4頁,2017年2月

  4.武漢市生物健康産業發展研究

  5.漢網《十年成果、經驗及創新,光谷生物成人才競爭力居全國第一》

  6.中國高新區《生物圈 生物城》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