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寫:臺灣寵物醫生滬上春節加班忙

2019-02-09 11:2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上海2月8日電(記者許曉青黃揚)犬吠聲此起彼伏,貓叫聲穿插其間,好似一支奇妙的“旋律”,開啟新春佳節裏上海頑皮家族寵物醫院忙碌的一天。

在上海頑皮家族寵物生活館度過春節的寵物狗。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 

  與治病救人的醫院在春節期間仍設有急診相類似,逢年過節寵物醫生也少不了加班加點。這家在上海擁有超過25年曆史的寵物醫院,往年每到春節就有數名臺籍寵物醫生放棄回家團圓的機會,持續坐診;今年更是增加到近10名臺籍寵物醫生及工作人員輪班上崗,還有的則是24小時待命。

  “除夕晚上,寵物醫生的年夜飯,總是吃不安穩。”上海頑皮家族寵物有限公司總經理景曉萍説,醫生們往往是年夜飯吃到一半,就“戛然而止”,要趕回醫院處理急診。

  據了解,腸胃發炎、高空墜落、噪音驚嚇等,是寵物們過春節時容易遭遇的突發狀況,加上中老年寵物也有心臟、腎臟等方面的慢性病,整個春節寵物醫院很難完全休息。

  農曆大年初一下午,這家寵物醫院就接到一例急診。3歲大的貓咪“粘粘”出現了“婦科”大出血,貓主嚇得手足無措。經驗豐富的臺籍專家張俊毅總院長帶著另外3名加班臺籍醫生,詳細排查“粘粘”的病史,快速診斷,給出治療方案,把這個弱小的生命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該院副院長遊程皓欣慰地説:“大家在春節加班加點,放棄了回臺灣團圓的機會,可以讓更多貓咪、狗狗及其他寵物早日康復,過個幸福年。”

  遊程皓本科畢業于臺灣中興大學,隨後赴大陸繼續深造,在中國農業大學獲臨床動物醫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目前從事動物醫學影像診斷工作,已在大陸工作多年。

  根據大陸有關部門規定,遊醫生和很多擁有相似經歷的臺籍獸醫如今已擁有了相關執業資格,這也成為他們在大陸安心工作的主因之一。

  “過年這幾天,我都在全程待命,初五以後再回臺北與家人團圓。過年的時候,寵物醫院不僅有急診,也有日常住院需要照顧的小動物,寵物醫生的責任很大。”遊醫生説。

  在遊醫生和同事們的記憶中,過去幾年,每逢春節都忙得“飛起來”。“80後”臺籍寵物醫生方雨蓁告訴記者,記得前年春節,大年夜那天值班的4名醫生都沒吃完年夜飯,就出現了一人接一台手術的緊急情況。

方雨蓁(後排白衣)正在介紹寵物病情和治療方案。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 

  方雨蓁回憶,還有幾個春節,自己是踏著除夕最後的時間點,從寵物醫院趕到上海虹橋機場,搭乘航班飛往臺北,與家人團圓。“這種時刻,看到機場滿滿的,全是登機乘客,內心不是焦急,而是一種特別的興奮感:啊!我終於要回家了。”她説。

  方雨蓁和遊程皓坦言,這些年他們見證了大陸部分城市、區域實施煙花爆竹“禁燃令”,這有助於減少寵物在春節期間的意外傷害,也體現了法治進步。

  “鞭炮的聲響容易使寵物受到驚嚇,特別是一些愛攀爬的貓咪,因驚嚇導致跌落受傷的案例較多。上海推行‘禁燃令’對寵物及寵物主是好事。近年這類病例確實下降了,春節期間更是明顯。”方雨蓁説。

  從大陸寵物行業的角度看,景曉萍認為,臺灣發展較早較完備的寵物醫療,對大陸同行的啟發和帶動作用明顯。臺籍醫生是大陸相關行業的有益補充。

  見證兩岸寵物醫療與時俱進的“頑皮家族”,如今已從全科向多元化的專科發展,寵物外科、內科、神經科、牙科等都科室陸續健全。

  “除了貓和狗,現在還有麝香豬、天竺鼠、烏龜等各種‘異寵’,它們的診療需求也在增加,我們也開始安排經驗豐富的臺籍醫生看診。”景曉萍説。

  方雨蓁在臺北與家人短暫團聚後,大年初四重返上海,準備開工。她説,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在大陸遇到更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小幸運”,也期待通過個人和團隊的努力,創造更多小動物的生命奇跡。

[責任編輯:田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