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創業臺青自發提出來陸“六原則”

2018年07月25日 18:42:00來源:人民政協報

  “靠自己、接地氣、不投機、重發展、促融合、贏未來。”在第十五屆臺灣千人夏令營中,來陸創業的臺灣青年,北京創業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監鄭博宇對前來參加夏令營的小弟弟小妹妹説出了這“六原則”。幾乎與此同時,這“六原則”出現在了不少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這是我們一群在大陸就學、創業多年的臺灣青年共同發起整理的,目的就是為準備赴陸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指明方向。”鄭博宇説。

  隨著大陸經濟飛速發展,“西進”成為島內青年談論的一個熱詞。不少臺灣青年懷著火熱的激情西進大陸,投身於大陸的發展大潮中。在這期間,自然有成功失意,充滿著所有年輕人成長必經的悲喜。在這個過程中,鄭博宇和一些臺灣朋友發現,赴陸年輕人中滿懷希望者眾、踏實肯幹者有,但也不乏一些對大陸缺乏了解,不願腳踏實地,甚至抱著投機目的前來大陸的臺灣青年。

  “我們確實會遇到一些讓人無語的現象,比如有些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還要大陸幫忙找房子住;自己連創業的概念都沒有先問有什麼優惠和補貼,甚至拿著臺胞證各種要求特殊照顧。我覺得這些現象都是不對的,作為赴陸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你必須得明白臺灣身份是個加分項不是個得分項。真正有意投入大陸發展熱潮的臺灣青年,要的不是作為臺灣人能在大陸的競爭中有‘特權’,而是與大陸的同行、同業同等競爭的公平的機會。”鄭博宇説。

  今年7月,鄭博宇與一群臺灣青年專程前往上海,拜訪了臺青的“大姐姐”,上海市臺聯會長盧麗安。講起自己身邊一些不和諧的現象,盧麗安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會面之後,我們幾個朋友坐在一起討論了很久,最後整理出這六條原則。我們希望告訴臺灣的青年,你來大陸要有什麼樣的心態。同時也要告訴大陸的相關人士及業內朋友,真正有志在大陸發展的臺灣年輕人,是什麼樣的。”

  鄭博宇詳細介紹了這六個原則的內涵:“靠自己,是指憑藉自身實力與專業獲得認可;接地氣,需要融入當地特色文化與價值認知;不投機,是指不通過非務實的方式取巧、走捷徑;重發展,是希望實現個人價值、助推進兩岸發展;促融合,意在反獨促統、增進融合、迎向新時代;而贏未來,則説的是贏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

  這“六原則”提出後,不少兩岸青年、專家都表示了贊同與支援。盧麗安和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都給鄭博宇發來微信,表示對“六原則”的認同。“更有趣的是在一次活動中,我提出這‘六原則’,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先生一下把我打斷了,讓我再説一遍,他要找個筆記下來。”鄭博宇笑著説。

  “其實作為普通在大陸打拼的臺灣青年,我忙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就可以了,並沒有必要一定要做這件事(提出‘六原則’)。之所以還要商量、整理、提出這‘六原則’,並利用各種場合去宣講它,就是不希望大陸、臺灣的民眾,誤以為‘西進’大陸的年輕人都是些害怕競爭的弱者。更要告訴準備來大陸發展的青年,沒有真正的實力,大陸的惠臺政策再好,你也很難站穩腳跟。我們希望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促進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腳踏實地地為兩岸共同繁榮盡一點力。”

[責任編輯:李寧]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