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峽兩岸及港澳共商網際網路發展“最大公約數”

2017年12月05日 08:21: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12月4日電(記者俞菀)“今天兩岸同胞共用‘新四大發明’,天貓、京東吸引兩岸共襄盛舉,創造了一天銷售額數千億的奇跡。”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助理周寧説,這就是網際網路帶來的巨大轉變。

  在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多位與會嘉賓認為,借助網際網路,海峽兩岸、香港、澳門的交流更加便捷和頻繁,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遇。

  此次論壇以“心相通智相連贏未來”為主題,共設“文化傳承 開放共用”“數字經濟 造福民生”和“創新創業共贏未來”三個議題,以期尋找海峽兩岸與香港、澳門網際網路發展“最大公約數”。

  “今天,海峽兩岸及港澳的年輕人,都會在58同城上找工作,用‘滴滴’叫車出行。”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説,論壇已連續舉辦3年,諸多共識轉化為項目,諸多創意落地生根。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陳冬用“融”的三層寓意,來表達他對海峽兩岸及港澳網際網路協同創新發展基礎的理解:一是融的本意,象徵中國網際網路事業蒸蒸日上;二是融入,當今時代沒有人能離開網際網路而存在;三是融合。“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思路和産品,將為解決海峽兩岸及港澳的協同發展問題提供嶄新方案。”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總裁蔡紹中認為,網際網路發展“最大公約數”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服務就業。智慧網際網路的發展給海峽兩岸及港澳年輕人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作為知名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要不斷為他們創新、創業搭橋。

  澳門網際網路文化協會會長黎世祺説:“前不久的一項調查顯示,70%的澳門青少年主要通過網際網路獲取內地的資訊。在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今天,以網際網路為平臺及快速發展的優勢為依託,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是一項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