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國際觀察:東盟緣何成為世界焦點

2022-11-15 13:46:00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字號

  今年是東盟成立55周年。11月10日至13日,東盟牽頭舉辦了第40屆和第41屆東盟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係列會議,其間還舉行了第25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25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第17屆東亞峰會等會議,吸引世界廣泛關注。東盟緣何成為世界焦點,能將東亞以及世界大國聚攏在一起?

  東盟現有10個成員國,成員國總人口超過6.6億。11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第40屆和第41屆東盟峰會上,東盟各國領導人就東帝汶申請加入東盟發表聲明,原則上同意接納東帝汶為成員國。東盟秘書處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東盟國內生產總值(GDP)達3.4萬億美元,佔世界生產總值3.5%。從人口規模、經濟增長潛力、地緣政治等角度看,東盟對世界政治格局和國際秩序的影響不容小覷。

  東盟國家大多有長期被殖民的歷史和痛苦記憶,自身並不希望成為大國博弈的工具,奉行獨立自主、中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強調對外政策一致性。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印尼、東盟輪值主席國柬埔寨、以及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輪值主席泰國5月發表聯合聲明,邀請所有成員參加今年11月舉辦的相關組織峰會,為實現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共同努力。這凸顯了東盟國家堅持東盟中心地位和外交自主,堅持提升東盟在全球范圍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發揮東盟推動世界和平與經濟復蘇的決心和價值。

  本次東盟峰會的主題是“東盟:共同應對挑戰”。當今世界受新冠疫情、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經濟通脹等因素影響,危機和動蕩交織,迫切需要各國攜手並進、共克時艱。東盟希望通過召開東亞合作領導人係列會議凝聚共識、團結協作,應對共同的挑戰。

  從這次東盟召開的係列會議看,東盟在對外政策上展現出靈活性和多樣性。由于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性,各大國都試圖擴大在該地區話語權和影響力。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本次東盟峰會上表示,東盟成員國不想要選邊站,而是要和所有各方形成相互重疊的“夥伴圈”。東盟在2019年公布的《東盟印太展望》中表明,東盟主張在維護東盟中心地位的同時,建立開放而非封閉、包容而非排他、合作而非對抗的地區架構。為此,東盟國家採取了保持均勢和權力平衡的策略,通過巧妙的國際制度安排和設計,將地區和世界大國嵌入到以東盟為中心的利益共同體,努力在國際秩序演變和大國博弈中保持戰略自主性與靈活性。

  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東盟也面臨著不少挑戰。東盟各國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經濟水平、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區別和差異,決策模式是全體成員國協商一致,在一些問題上很難做到鐵板一塊。東盟國家內部之間依然存在領土糾紛;在發展與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大國的關係上也有不同聲音。這些都影響著東盟未來的對外政策走向和一體化進程。

  中國與東盟是命運與共、休戚相關的全面戰略夥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東盟貿易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實現了逆勢增長,目前已相互成為最大貿易夥伴,雙向貿易額連創新高。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4.7萬億元,增長15.2%,合作勢頭喜人。

  未來,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和東盟的近鄰,中國將繼續堅持東盟為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支持東盟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通過平等對話協商妥善管控和解決分歧,通過開放合作促進互利共贏,通過自身高質量發展為東盟經濟提供新機遇。

  (作者是北京語言大學聯合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