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莉雅:烏茲別克首都金融中心項目正由上海企業建設,希望能像陸家嘴一樣具有國際影響力 | 老外講故事海外員工看中國⑩

2022-09-16 11:30:00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繼去年《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百集融媒體産品,境內外播放量突破16億之後,“老外講故事”迎來第二季——《海外員工看中國》。

  100位不同國度的海外員工,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講述自己在中國央企和上海企業海外分公司的見聞,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

  第10期邀請的是來自烏茲別克的莉雅,她為上海建工烏茲銀行辦公總部項目工作。

  《老外講故事海外員工看中國》第10期

  英文名:Troynina Natalia

  中文名:莉雅

  國籍:烏茲別克

  職業:上海建工烏茲銀行辦公總部項目翻譯

  中亞是“一帶一路”發展的重點地區,近些年上海建工集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開拓市場佈局,其中的烏茲別克更是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改革開放新舉措讓這個擁有三千多萬人口的古老國家煥發了新的生機。9月15日到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就將在烏茲別克歷史名城撒馬爾罕召開。

  24歲的莉雅,是上海建工集團在烏茲別克塔什幹ALOQA、ASAKA、PSB三座銀行辦公總部項目的翻譯。工作兩年多來,她看著三幢高樓一幢接一幢地拔地而起,當地也從一塊荒地變成了塔什幹的經濟中心。

  中國企業用創新技術贏得業主好感

  烏茲別克首都的“塔什幹新城”國際商務中心,是烏茲別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點系列項目,很多世界知名建築承包商都來競爭。

  “項目共有三家業主,情況各不相同,需求也有個性化差異,充分溝通就顯得彌足珍貴。”莉雅説,當地主要用俄語交流商務和技術問題,精通語言有助於雙方對項目的準確理解並達成一致,再講幾句烏茲別克語更能拉近彼此距離。莉雅表示,項目談判過程並不是簡單的商務會談,而是需要先深入了解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並在前期設計中融入富含烏茲別克文化特色的元素,再結合時代氣息創新突破。

  最終,上海建工集團贏得其中的金融中心項目,不僅因為其設計理念打動了業主,而且解決了業主最關切的高層建築安全堅固問題。原來,項目所在地是9度地震區,1966年曾毀於大地震,重建的城市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不允許建造高層建築。後來正是因為改革開放帶來的契機,政府決定建高層建築。

  “我們的設計方案經過了反覆的高層建築模擬計算,並採用多種創新的抗震措施,確保大樓結構可經受強震考驗。”莉雅回憶道,設計效果圖也彰顯了銀行業的穩重與大氣,將銀行辦公總部打造成為城市形象標誌和國家改革開放旗幟,這樣的理念最終打動了業主。

  如今,三幢超高層大樓的幕墻已基本完成,預計很快將會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金融中心。“我希望塔什幹新城也能像上海陸家嘴一樣具有國際影響力。”莉雅説,烏茲別克的經濟目前正處於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願意來到這裡,她相信上海建工未來還會在當地擁有更多的機遇。

  中國人做事效率很高

  “這三幢大樓未來將是烏茲別克的地標性建築,上海建工能夠承接該項目,充分顯示了業主對我們的認可和信任。”莉雅説,儘管在項目部工作只有兩年多,但她對中國同事深感敬佩。中國人非常珍惜時間,做事效率也很高,這就是海外的中國企業和當地一些企業在文化上最大的不同,值得當地人學習。

  莉雅的中文説得很順溜,這得益於她從俄羅斯高中畢業以後,在中國念了本科。“我進入遼寧省鞍山師範學院後,從零開始學習漢語。我時常懷念在中國學習的那些日子,對我來説,雖然學習中文是一個艱巨漫長的過程,但是也讓我學會了做事情不輕言放棄,要持之以恒,要不懈努力。”莉雅説,儘管她已經畢業回國兩年了,但對中國的親近感從未消失。

  在中國學習的日子裏,莉雅還去過北京、上海、杭州、青島、天津等城市。讓她印象深刻的則有兩件事:網上購物體驗,十分便利,發貨速度也快;還有中國地道的美食,她特別喜歡東北的鍋包肉和豬肉酸菜燉粉條。

  “那些氣勢恢宏的城市高層建築,那些琳瑯滿目的中國商品,那些色香味俱全的中國美食,以及中國人積極的生活方式,都是令我懷念的。”莉雅説道。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