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哈加深電力生産合作 緩解當地供電壓力

2022-09-16 11:28: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哈薩克地處亞洲中部,能源儲量豐富,然而人口和電力生産分佈卻不平衡。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同時也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近年來,哈薩克與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快速發展,兩國在包括能源生産等多領域的合作深入推進。

  9月12日,由中哈兩國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的謝列克風電項目舉行發電慶典儀式。這一項目投入運作,有效緩解了哈薩克南部電網供電壓力。

  哈薩克可再生能源潛力可觀。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估算,該國僅風力發電潛能就高達每年9200億千瓦時,南部地區資源尤其豐沛。近年來,哈薩克政府致力於發展可再生能源,以改善電力生産結構單一和南北供需不均的狀況。在此背景下,“中哈産能合作重點項目”之一的謝列克一期60兆瓦風電項目應運而生。

  謝列克項目位於哈薩克東南部的謝列克地區,距離哈薩克最大城市阿拉木圖市約170公里。項目共安裝24台單機容量為2.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規模為60兆瓦。發電機組全部採用中國技術和中國産設備。

  謝列克一期60兆瓦風力發電場副場長 巴克江阿爾畔:發電場年計劃發電量為2.3億千瓦時,能為7萬戶家庭提供穩定用電,同時能為哈薩克每年減少16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哈薩克豐富的風能資源和中國成熟的風電技術,促使兩國在風電領域開展了緊密合作。而中國方案為包括哈薩克在內的“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及上合組織國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中方謝列克風電建設項目部項目經理 張帥:我們願意為哈薩克新能源的發展分享中國經驗,共用中國智慧,提供中國力量。

  除了風能合作,中哈兩國也在水電等領域展開産能合作。位於東哈薩克州圖爾古松河上的圖爾古松水電站,目前已投産發電一年。圖爾古松水電站機電設備採用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總裝機容量24.9兆瓦,年均發電量7980萬千瓦時,有效彌補了當地的電力缺口。

  圖爾古松水電站工程師 安東尼波姆尼亞希:在這裡工作非常有意思,研究新事物、新設備、新技術總是很有趣的。這裡的一切設備都是由電腦控制的,我們必須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界面,了解所有設備的配置佈局。

  圖爾古松水電站投産發電後,可減少當地因火力發電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進一步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未來,哈薩克政府還計劃在圖爾古松河上再建兩座類似的水力發電站。

  哈薩克開發銀行貸款業務副主席 馬拉特葉利巴耶夫:從《巴黎協定》以及全球氣候變化角度來看,這個項目(圖爾古松水電站)每年可減少約7.2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