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阿拉伯晴雨錶:至少在7個阿拉伯國家中,中國受歡迎程度超過美國

2022-08-12 20:0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美國《新聞週刊》10日獨家提前獲得的一份新民調結果顯示,中國至少在7個阿拉伯國家民眾中的受歡迎程度超過美國。

《新聞週刊》曝出“阿拉伯晴雨錶”調查結果

 

2006年以來,普林斯頓大學的無黨派研究網路“阿拉伯晴雨錶”一直在中東和北非開展高水準調查。本次調查在去年10月至今年4月進行,受訪者接近2.3萬人,分別來自伊拉克、約旦、黎巴嫩、利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巴勒斯坦、突尼西亞和蘇丹等9個國家。

這項民調顯示,在這9個國家中,只有在對中美兩國的好感度均為最高的摩洛哥,民眾對美國(69%)的好感度略高於中國(64%)。約旦對兩國好感度都為51%。其他7個國家對中國的好感度都超過美國。蘇丹對中美兩國的好感度分別為60%和57%,中國領先3個百分點;中國在黎巴嫩的好感度為51%,美國(42%)落後中國9個百分點。在其他幾個國家,中國優勢更為明顯:美國在利比亞的好感度為37%,落後中國(49%)12個百分點;毛里塔尼亞對中美兩國的好感度分別為63%和50%;突尼西亞的該數字分別為50%和33%,在伊拉克分別為54%和35%,在巴勒斯坦分別為34%和15%。

“中國近來以一個大國的身份再次出現在中東和北非地區,”“阿拉伯晴雨錶”的負責人兼聯合首席調查員羅賓斯説:“中國憑藉許多優勢進入該地區,與該地區幾乎沒有任何糾葛,並且明確表示不介入該地區政治事務。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提高了整個地區的經濟參與水準。鋻於許多其他大國直接干預(該地區事務),中國更為中立的政治立場可能會讓該地區許多普通民眾感到耳目一新。”

報道稱,在與伊朗、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企業的廣泛業務往來中,北京對地緣政治事務採取遠比華盛頓更為中立的立場。除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外,中國與所有中東和北非國家都已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報道同時提及,中國旨在阿拉伯世界贏得人心的努力也遇到些許挑戰,因為一些當地人仍對北京提供的項目懷有一定程度的疑慮,例如有關經濟往來條款是否更有利於中國而非當地人等。從與北京和華盛頓建立更牢固經濟關係的願望來看,突尼西亞、伊拉克、約旦、利比亞和巴勒斯坦的受訪者都渴望與中國加強經濟關係,而蘇丹、摩洛哥和黎巴嫩的受訪者則尋求加強與美國的經濟合作。至於中美兩個大國是否被視為“嚴重經濟威脅”,上述所有國家的受訪者都更有可能將矛頭指向美國而非中國。

 

[責任編輯:符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