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巴西學者:美國的“超級特權”,全世界為它買單

2022-08-12 16:38:00
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字號

  導讀

  自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以來,美元成為世界經濟的支柱,也由此在世界金融體系中賦予了美國霸權地位。美國政府的錯誤決定不僅影響自身,也必然對其他國家産生外溢效應,尤其是臨近美國的拉美國家,面臨資本外流和償債成本壓力尤甚。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和美國政府不負責任的單邊行動,正日益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穩定的重要因素。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不穩定,處處充滿挑戰,我們有必要關注美國在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它的所作所為對其他國家的影響。美國的一些單方面決定,導致很多國家出現了通貨膨脹、能源供應短缺、經濟停滯和高失業率等問題。

  自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以來,美元成為世界經濟的支柱,美國由此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獲得了一種“超級特權”。1944年至1971年間,每一盎司黃金固定固定兌換35美元,其他國家的貨幣匯率也以此固定下來。1971年,固定匯率制取消,美元的這種特權得到了進一步強化。自此,美元的發行逐漸失控,目前,每盎司黃金的價格在1700美元左右。其他國家必須靠辛勤勞動才能創造出100美元的價值,而美國政府只需在匯率表上輸入個數字就能確定100美元的真正價值。然而,作為首選的儲備貨幣,儘管美元在過去50年大幅已經貶值,但其需求仍居高不下。

  美國的這一“特權”究竟有多厲害?我們需要考慮這樣一個事實:2008年至2014年,美國政府通過量化寬鬆政策發行了4.2萬億美元。由於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這就導致了幾種貨幣的人為升值,其中主要是大宗商品出口國的貨幣,比如巴西雷亞爾;而美國則雖然經歷了雷曼兄弟破産和次貸危機,但在隨後的復蘇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工業競爭力。

  美國的特權之手還伸到了總部位於比利時的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SWIFT) 管理系統,該系統集中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資訊流。這種特權正在成為美國針對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朝鮮等受美歐制裁國家的武器。而其他國家也無法同受制裁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否則其自身的資産也可能被單方面凍結,也就是説,它們的合法權利實際上也被剝奪,主權受到了侵害。

  7月28日,美國公佈的2022年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與金融市場此前預測的增長0.5%大相徑庭。加之第一季度GDP已經下降了1.6%,美國事實上已經進入了技術性衰退期。必須指出的是,美國經濟衰退仍未反映出利率的大幅上升,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未來幾個季度GDP的下滑。

  美國經濟衰退和近期美聯儲加息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由於流動性收縮和國際貿易流量下降,經濟衰退將蔓延。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經濟中,經濟危機是家常便飯,國家經濟一體化程度越高,危機的影響就越顯著。無論如何,人們將過失歸咎於政府是有理由的,畢竟政府完全能夠預見這種週期性的經濟問題,但仍任由它發生,甚至採取錯誤的經濟政策加劇了問題。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之所以爆發,是因為美國政府對金融和抵押貸款行業的監管政策較為寬鬆;而如今,利率上升背後的通脹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美國政府自身的錯誤行為導致的,比如對中國生産的商品加徵關稅,限制向中國企業銷售半導體晶片,以及對俄羅斯實施的各種制裁等,這些措施都對美國經濟本身産生了不利影響。

  就像1979年至1981年間,美聯儲在時任主席保羅沃爾克領導下實施的加息那樣,當下美國採取的單邊措施有可能對世界經濟産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對已經面臨沉重債務、滯漲和衰退挑戰的拉丁美洲國家來説,未來幾個月內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將帶來災難性的打擊。在拉美有句老話:“可憐的拉丁美洲,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這是因為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影響力過於強大。僅從經濟角度來看,美國經濟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通過貿易流動、投資、匯率、國內債務融資,以及美墨邊境的移民活動等,直接影響到鄰國。

  就拿巴西來説,美國經濟衰退主要通過金融途徑對巴西造成影響。巴西的公共債務融資和證券交易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主要投資基金的流動。利率上升提高了融資成本和債務展期成本,迫使巴西央行提高國內利率。資本外逃削弱了經濟安全性,惡化了股市指標,貨幣貶值對國內物價造成了進一步的壓力。因此,預計在巴西的投資將進一步減少,國家面臨更大風險,經濟和社會狀況會進一步惡化。

  從商業角度來看,世界經濟衰退預計會降低石油、鐵礦石、大豆和動物蛋白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但影響幅度將比1980-1982年經濟衰退時小得多。與當時不同的是,如今中國已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中國經濟的活力也對亞洲其他市場産生了強烈影響。目前,亞洲是巴西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在2008年至2012年的經濟危機中,這一趨勢已經顯現,當時,美國和歐盟的需求大幅下降,中國則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巴西對中國的貿易順差較大,其國際收支仍然處於有利狀況。同時,巴西2008年至2015年期間積累的儲備為最終的資本外流創造了流動性緩衝。目前,巴西外匯儲備已超過3500億美元。但儘管如此,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這是因為不論是巴西還是世界經濟,其穩定不僅取決於經濟變數,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和美國政府的單邊行動也正日益成為突出的不穩定因素。

  

[責任編輯:符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