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國際觀察:從“搖擺”賓州看美國大選

2016年11月03日 13:46:18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日電(記者徐劍梅)美國兩黨政治,民主黨尚藍,共和黨尚紅。大選中,人們常把民主黨穩贏的州稱為藍州,把共和黨穩贏的州稱為紅州,兩黨都有輸贏可能並能有效影響選舉結果的州,則統稱為搖擺州,又稱“戰場州”。歷來美國大選,搖擺州都是選舉激戰之地。

  今年美國大選,有11州被列為搖擺州,但關鍵搖擺州包括4個:俄亥俄州、佛羅裏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簡稱賓州)。其中賓州被視為希拉裏的“搖擺州防火牆”、特朗普通向白宮的“必經之路”,和相鄰俄亥俄州並稱“最具決勝意義的搖擺州”。特朗普和希拉裏的大選競選宣傳,都是從賓州開始的。

  賓州搖擺

  不久前,記者走訪了賓州多地,見識了費城和匹茲堡這樣的大都市,也踏訪了漫長的“鐵銹帶”和農業區。深感賓州在很多方面堪稱美國大選的一個標本。

  總的來説,這次大選中,賓州選民不論按教育程度、收入水準還是族裔,在某種程度上都出現顯著的“反向搖擺”。

  如果按教育程度劃分,過去賓州民主黨選民中,低學歷者超過高學歷者,而共和黨選民中,高學歷者超過低學歷者。但今年9月底民調發現,情況發生逆轉:賓州54%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打算投票給希拉裏,僅34%支援特朗普;而在沒有大學文化程度的選民中,48%支援特朗普,41%支援希拉裏。

  如果按收入劃分選民群體,同樣出現“反向搖擺”。過去,賓州高收入人群傾向共和黨,低收入人群則是民主黨的堅實票倉;但在今年民調中,在低收入群體,希拉裏和特朗普的支援率非常接近,這意味著很多低收入選民轉向了共和黨。而賓州年收入超過5萬美元人群裏,情況也發生變化。4年前,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在賓州逾5萬美元收入群體中收穫了56%的支援率,但今年特朗普在侮辱女性錄音曝光前選情最膠著時,支援率也僅約40%。

  從族裔構成看,2004年以來的3次大選中,賓州逾半數白人選民都投票給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今年民調中,特朗普人氣最旺時,在賓州白人選民中的支援率也沒有達到半數,而賓州白人人口比例超過全美平均水準,其中白人藍領佔比59%。隨著共和黨越來越右傾,賓州許多城郊富裕選民的目光從共和黨逐漸轉向民主黨。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