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國研究人員:寨卡病毒或致男性睪丸縮小

2016年11月03日 08:40:45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寨卡病毒可能降低男性睪丸素水準,減少精子數量,導致睪丸縮小並影響生育能力。

  先前研究顯示,男性感染寨卡病毒後,病毒會在精液中存留數月之久,但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病毒對男性健康的確切影響。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邁克爾戴蒙德帶領研究小組,令一組雄鼠感染寨卡病毒。兩周後,雄鼠睪丸出現明顯萎縮。研究人員在由英國《自然遺傳學》發表的論文中寫道,雄鼠睪丸“內部結構坍塌”,許多細胞凋亡或瀕死。三周後,雄鼠睪丸萎縮至原來的十分之一大小。6周後,雄鼠體內寨卡病毒清除,但睪丸未見恢復。研究人員發現,受感染雄鼠的精子數量減為正常雄鼠的十分之一,睪丸素水準“非常低”,令雌鼠受孕的幾率降至正常雄鼠的四分之一。

  戴蒙德説:“我們無法確定這種損傷是否不可逆,但我認為是,因為支撐(睪丸)內部結構的細胞被感染、破壞了。”研究顯示,寨卡病毒會攻擊睪丸支援細胞,這種細胞又名保育細胞,對精子的生成起著重要作用,為發育中的精子提供保護和營養,而且,支援細胞不可再生。論文另一作者凱利莫利説:“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種能對生育能力造成如此嚴重後果的病毒。”(黃敏)【新華社微特稿】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