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觀平:攜手打造世界“共贏鏈”

2025-07-21 15: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7月16日至20日,以“連結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舉辦。面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地緣衝突加劇等多重挑戰,來自7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651家中外企業和機構齊聚一堂,攜手探尋“鏈”通世界的解決方案,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脫鉤斷鏈”雜音不斷,全球限制性外資政策增多,産供鏈的友岸化、近岸化、本地化趨勢增強。儘管如此,第三屆鏈博會熱度不降反升。從區域看,境外參展商佔比達35%,較上一屆提升3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參展企業數量增長15%。從企業規模看,超過65%的參展商是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還有大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踴躍參展。廣泛且高品質的參與度,表明鞏固和加強全球産供鏈合作仍是各方共同期盼,彰顯全球工商界對中國及鏈博會平臺的堅定信心。

  中國已成為全球産供鏈的“穩定錨”。從供給端看,我國産業體系完備,科技創新不斷突破躍升,持續為世界提供高品質的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從需求端看,我國市場規模巨大,堅定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為全球産供鏈發展提供廣闊空間。鏈博會正是中國促進全球産供鏈合作的具體實踐。在連續兩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鏈博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已從企業展示平臺升級為促進産供鏈深度協同、共用中國機遇的重要樞紐。

  促進上中下游高效銜接。本屆鏈博會吸引了651家企業和機構攜500余家上下游合作夥伴共同參展。展區設置緊扣産業鏈邏輯,按先進製造鏈、智慧汽車鏈、數字科技鏈等主題劃分,促進同“鏈”企業深度互動合作;同時成立各鏈條展商聯盟,為産業鏈上中下游企業搭建資源共用與長效合作平臺。

  推動産學研用協同發力。加強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是激發自主創新活力與産業升級動力的關鍵所在。對此,本屆鏈博會首次設置了以智慧財産權轉化為主線的創新鏈專區,邀請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國家智慧財産權局、中國技術交易所等14家機構參展,完整呈現科技成果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研發、産業應用再到市場反饋的全鏈條轉化過程;同時也幫助參展企業和個人解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過程中“不能用”“不好用”“不會用”以及資訊不對稱、資源分散和商業運作困難等問題。

  凝聚全球開放合作智慧。為幫助全球工商界準確把握全球供應鏈的發展趨勢和特點,本屆鏈博會繼續發佈《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以及全球供應鏈指數矩陣,其中創新指數和韌性指數為第三屆鏈博會首發。這有利於充分發揮鏈博會國際化交流平臺優勢,匯聚産學研用各領域精英,為推動全球産供鏈開放合作建言獻策。

  各方充分利用鏈博會這一寶貴平臺,坦誠交流、深入對接、務實合作,攜手續寫更多“共贏鏈”之約,將為全球産供鏈的韌性與安全注入新動能,為世界經濟的復蘇與繁榮開闢新路徑。(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責任編輯: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