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建“一帶一路”的中國農業“熱力量”

2023-10-18 09:1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海口10月17日電 題:共建“一帶一路”的中國農業“熱力量”

  記者 王曉斌

  “受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下稱“熱科院”)專家指導,我種植了一片西瓜園。收穫的西瓜為我們家換來了第一台電視機。”剛果(布)農民迪亞卡巴納恩格瑪安德烈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十多年來他先後參加了熱科院在當地舉辦的蔬菜、禽類、木薯的種植技術培訓,得益於專家傳授的知識和自己的努力,過去的日子都是“美好的回憶”。

  剛果(布)等處在熱區的國家,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農業科技投入佔各國國內生産總值不到0.5%。在以熱科院專家為代表的中國“熱力量”助力下,橡膠有了新種苗、電動割膠刀,芒果、鳳梨等熱帶水果産銷鏈條不斷增強,木薯、香蕉等作物産量翻倍……這些國家的農業正朝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成千上萬當地居民因此獲利。

  橡膠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種植作物。近年來,由熱科院研發的“熱研73397”橡膠組培苗,吸引了東南亞國家農業技術人員的關注,多國開展了示範種植。“組培‘熱研73397’技術入選‘2021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與老態芽接無性係橡膠苗相比,組培苗恢復了種苗的幼態性,生長速度快10%-20%,産量提高20%-30%。”熱科院橡膠所所長黃華孫説,橡膠所和當地農業科研機構合作,目前已在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建設了栽培技術與采收示範基地。

  機械採膠是世界性技術難題。熱科院橡膠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電動割膠刀“4GXJ-2”,得到了各國專家和橡膠種植業者的高度認可和評價。黃華孫説,“4GXJ-2”突破了傳統割膠刀難學、傷樹、效率低等難題,已在中國海南、雲南、廣東植膠區,以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泰國等10余個主要植膠國推廣、示範數萬台。

  在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熱科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德權等中國熱帶農業專家針對該國的香蕉、芒果、鳳梨等熱帶水果,總結出了種植規模普遍較小,種植品種較多,技術水準落後,田間管理不到位等不足。專家們採取組培苗種植示範、標準化栽培技術推廣、果品儲運環節技術指導、研究和制定出口標準等“綜合療法”,提升該國水果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中國專家劉洋洋帶來的無防腐劑、無添加劑芒果幹護色工藝,能夠更好地保持芒果幹的自然色澤和營養價值。”斯里蘭卡國家水果採後管理研究所所長Rathnayake説,希望專家為斯里蘭卡帶去更多水果加工方面的中國技術和經驗,不斷提升該國農産品的價值鏈。

  在許多熱區國家,木薯、香蕉是糧食作物。從東南亞的柬埔寨、越南,到非洲的剛果(布)、衣索比亞、烏干達、蒲隆地、安哥拉、赤道幾內亞……熱科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木薯研究室主任歐文軍等中國專家都在其木薯地、香蕉地裏留下了足跡。

  “過去木薯在非洲的産量僅為0.6噸/畝,通過中國木薯品種和生産技術輸出,可將單産提升至3.4噸/畝以上。”歐文軍説,在非洲一些農資短缺的地區,中國農耕經驗中的起壟松土、燒灰堆肥派上用場。熱科院研發的“華南”系列木薯,是各國農資市場的搶手貨。

  來自肯亞的露西在熱科院的一次短期培訓中首次了解到香蕉組培技術。為了進一步系統紮實掌握該項技術,她後來自費來到熱科院學習。回到肯亞後,露西建立起該國最大的香蕉苗組培繁育中心,推進了肯亞乃至整個東非的香蕉産業發展。

  從手把手傳授經驗技術到協助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熱科院專家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不遺餘力發揮“熱力量”。據悉,熱科院依託建在國內的51個國際合作平臺,已為40多非洲國家培訓了4890名學員。在境外13個國家建設的農業試驗站和示範園的輻射帶動作用下,轉化應用先進適用品種和技術200多項。(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