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科普人才評職稱,“新通道”這樣打開

2023-09-20 12:0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記者觀察】

  編者按

  9月17日至23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集中開展,主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引發大眾對我國科普現狀的普遍關注。

  讓“科普之翼”更加強健有力,離不開一支懂科普、愛科普的專業人才隊伍。但是,一段時間以來,科普人才普遍面臨缺乏職業認同、上升渠道狹窄等困惑,對其安心從事科普事業造成一定影響。

  近年來,全國多地大力推動科普人員評職稱的改進工作,努力為科普工作者打破職業發展壁壘。記者通過走訪調研,關注相關政策背後的故事,傾聽實踐者的訴求與心聲。

  2019年,全國首批科學傳播專業高級職稱證書頒發儀式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行。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科普部部長宋苑與其他74位科普工作者一起,拿到了夢寐以求的證書。

  自2019年起,北京、湖南、安徽、新疆等地相繼試水,在相關係列中開展科學傳播方向的專業職稱評審。今年4月,中國科協面向中央在京單位開展科普專業職稱評審,為科普人才的成長注入強勁動力。

  相關政策落地實效如何?怎樣優化評價體系?科普工作者還有哪些期待?記者進行了廣泛採訪。

  1.制度有溫度,科普更有熱度

  2007年,宋苑碩士研究生畢業,在實驗中心從一線講解員做起。勤思、聰穎、表達流暢,讓她很快勝任崗位,成為獨當一面的行家裏手。

  讚美與榮譽接踵而至,一種遺憾卻深埋心底:評上中級職稱後,技術等級上升空間陡然收窄,如果想進步,只能轉評科研或文博系列,既提升了難度,又與工作內容不符。職業發展的“天花板”,何時才能打破?

  宋苑的迷惘,代表了一個群體的心聲。

  “試點政策推行前,科普從業者普遍缺乏專門的職稱通道,只能挂靠相近專業,參評指標很有限。且評審標準以挂靠專業為主,參評者的工作內容、所學專業與之差別較大,很難佔優勢。”北京資訊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史珍珍坦言。

  2021年度全國科普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科普專、兼職人員數量為182.75萬人,與我國科普需求相比,人才供給的規模與品質仍有較大缺口。

  “破除職業壁壘,提升管理制度溫度,對激發個人創造性、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構建大科普發展格局具有助推作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丁明磊表示。

  科普人員渴望成長的呼聲與科普事業日益發展的需求相互交織,一系列突破職稱評審壁壘的改革在全國多地破冰試水、漸顯成效。

  記者梳理多地職稱評審細則後發現,試點省份分別在圖書資料、自然科學研究、文物博物系列中設置科學傳播專業,相關專業又大致分為研究、實踐、內容製作、推廣普及等細化方向。今年,中國科協面向中央在京單位開展科普專業職稱評審的標準中,在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中劃分出科普研究、科普內容資源創作和傳播兩個方向。

  從擔心、猶豫到踴躍參與,很多人和宋苑一樣評上了科普職稱,歸屬感與獲得感明顯增強。宋苑驚喜地發現,以前不願做科普的科研崗同事也開始投身科普業務,新力量的加入讓工作再添新氣象。

  更多變化悄然而至。作為中央在京單位科普專業職稱評審的評委,上海科技館原館長王小明關注到一個典型的參評群體:很多已經評上科研崗高級職稱的研究員,也開始參評科普職稱,並有意分配更多精力與時間從事科普活動,引導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業。

  “一批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開展科普活動的從業者也報名參加了北京市的評審,比如,果殼網的負責人就拿到了高級職稱。”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鐘琦介紹。

  據悉,在全國開展相關職稱評審工作的省市中,已有近1900名科普工作者通過評審取得相應職稱。今年,中央在京單位共有71名申請者獲評科普專業中、高級職稱,參評者多為企事業單位、媒體以及科研院所的科普工作者。

  2.“幹什麼,評什麼”,讓實幹者更突顯

  在湘贛交界處的羅霄山區,有很多藏在山坳裏的村小。閉塞的環境擋住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看世界”的腳步。湖南省科技傳媒集團事業發展部主任謝琳曾來到這裡的大坪完全小學開展科普講座。

  “活動結束後,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孩氣喘吁吁地追上我們,羞赧地説,想要本科學類雜誌看看。”謝琳回憶,呼嘯的寒風中,小孩鼻頭凍得紅彤彤。

  類似經歷讓謝琳萌生了強烈的念頭——為山裏娃送科學、送知識、送去希望。隨後,她與同事創辦了“科普小達人”工作站,開發了科普小程式、公眾號,組織上百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參加科普實踐,為山裏娃的科學夢插上翅膀。

  2022年,湖南省啟動科普人員評職稱工作,首次設置了“科普師”這一職稱。謝琳得知消息後,準備了厚厚一摞資料,申報科學傳播實踐方向。數十次在山村科普的經歷,被她重點寫入申報資料,並在面試環節作了具體陳述。不久後,她如願評上了高級職稱。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原黨委副書記劉志敏曾作為評委參與省內科普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工作。他表示,這次評審整體突出專業能力、業績和貢獻,改變了論文、論著評價權重過高的情況。如果參評實踐方向,會更看重從事崗位時間、實際效果等指標,長期在基層工作的科普人員會有加分項。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代表作評審制度是湖南與北京等地評審中的突出亮點之一,即申報人可以自主選擇策劃方案、教材教案或者專利成果等參加評審。

  國家自然博物館講解員高源,將《簡説古生物學》一書作為代表作參評高級職稱,並順利通過。此書的藍本,正是他歷經無數次查資料、問專家、跑野外,最終精細打磨而成的講解稿,濃縮了他工作多年的心血。

  “幹什麼,評什麼。只有真正體現科普工作的特點,才能讓有實績的人脫穎而出。”王小明介紹,以中國科協開展的科普內容資源創作和傳播方向評審為例,評審注重創新方式、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清晰具體,包括作品創作、教材課程、音頻視頻等不同工作內容。此外,論文要求降低了,製作一個網路閱讀量“10萬+”的作品可等同於發表論文。

  謝琳評上高級職稱後,不少同行前來取經。

  “申報材料不能‘一堆了之’,得提煉重點。”她舉例説,科普活動中的原創方案、策展布景情況,線上與線下的傳播渠道、受眾範圍,媒體産品在不同平臺的閱讀量、點擊量等都得條分縷析、主次分明,才能讓評委眼前一亮。

  “參評中要適度突出個人貢獻和單位平臺之間的關係。”王小明認為,深度參與了一項科普活動後,一定要將原創構思、執行過程、反饋結果講得清楚、透徹,體現個人在其中的作用,否則給人的感覺只是依託平臺參與其中,沒有太大説服力。

  3.多點發力,“科普之翼”更有力

  回憶起參評職稱的全過程,中國園林博物館副館長劉明星感慨不已,那些伏案策劃、一線調研、山區送課、埋頭實驗的場景,在腦海中不停浮現。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如今已獲高級職稱的劉明星認為,評職稱是對科普從業者職業價值的認可,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鼓勵。“評上職稱,對漲工資、爭取科普項目都有一定幫助,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團隊的內生動力。現在,我們單位專門設置了科普崗位,青年競聘上崗的積極性很高。”

  記者訪談獲悉,參評者中還有年逾六旬的教師、物理專業研究員、走俏網路的自媒體人、留學歸國的青年……他們與劉明星一樣,皆是源於對科普的熱愛,而長期致力於這項事業。

  但是,也有受訪者表示,科普工作者職稱評審還是個新鮮事物,很多企業、社會組織、靈活就業者對申報渠道、流程都不甚了解。對此,史珍珍建議,增加職稱評審的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擴大宣傳範圍,將資訊盡可能傳遞給全社會優秀科普人才。

  “在部分學校,教師參與科普職稱評審之後,目前還不被認定等同於教師系列職稱,不同領域的職稱互認需要打通。”鐘琦呼籲,各個層級、部門共同推動,暢通人才流通機制,引導更多科研、教育工作者投身科普事業。

  伴隨著網路發展與傳媒變遷,科普自媒體從業者明顯增多,産品也日益多元。鐘琦發現,此類創作者的身份認定、産品內容界定比較模糊,亟待有關部門給予科學合理的認證方法,開闢一條未來可期的發展渠道。

  關注一線基層科普工作者,是受訪者普遍的呼聲。幾年前,劉志敏去湖南莽山國家森林公園調研,發現一位從事科普近30年的職工,專科畢業後就紮根深山,見證了公園科普基地形成與發展的全過程,“像這樣的人,在評審時應該給予特殊關注”。

  今年,科技部發佈公開徵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修改草案)》意見的公告,新增並單獨設立科普人員一章,強調“鼓勵建立符合科普特點的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評價制度,為科普人員提供有效激勵”。

  “職稱評審,是培養專業人才的一個環節。要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升人才專業能力,需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多點發力。”丁明磊建議,通過優化人才激勵機制,暢通人才發展通道,完善人才發展政策,為推動科創與科普“雙翼齊飛”、支撐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創造條件。(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 詹媛)

[責任編輯:楊永青]